桃花白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44章

“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礼记的开篇, 自然在强调礼的重要。

道德仁义, 教训正俗,等等, 几乎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

这样的礼,到底是什么地位,想必没有人会不知道。

而《礼记》的开篇, 在整个丙等堂里, 也没人不会背。

更理解他的意思。

说起来科举发展到天齐国, 已经有数百年, 这句话也考过很多次。

任何一个学生想要答得漂亮, 都轻而易举。

所以如何能答得新颖?

纪元沉思片刻,礼,涵盖生活方方面面,人不学礼无以立。

题目简单,却不知该怎么开篇写自己的文章了。

子书《荀子》曾说,礼者, 所以正身也;师者, 所以正礼也。

大意为礼仪道德, 人人都要遵守。

引用这句开篇?

纪元刚要落笔, 又停住了。

荀子没有正式列在必读科目里, 县学也没有讲过。

可《荀子》又是课外必读科目之一。

这句话, 实在太普通了。

《将苑》倒是说, 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这是本军事类的书籍,罗博士说他这版本最全,应是正荣县唯一一套。

纪元还是没落笔。

比得过同窗,却难说夫子博士们会不会满意。

思索片刻,纪元又拢了拢袖子,看得隔壁刘嵘更紧张了,自己都写了半篇,往日下笔如有神的纪元为何还未动笔。

难道说,这题目自己想得简单了?

好在纪元动笔了。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

“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①

此话从国家起笔,格局便已经不同。

随后又讲家族若崇尚礼,家业便能兴旺。

人的品格崇尚礼仪,人就会有教养。

心里,也就是自己的想法崇尚礼仪,则人就会平和安定。

四句话,已经把文章的基调定住了。

后面进一步诠释礼的意思。

不到三百字的文章,写到考试结束,正好停笔,竟是连抄录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他如今这一手台阁体,清雅漂亮,根本不需要再誊抄。

负责监考的郭夫子看了一眼,眼神流露出满意。

他刚刚转了一圈,大部分学生的试卷他都看了,纪元这开篇,便又是第一了。

郭夫子想起研学处夫子们在讨论岁考试题时的讨论。

“纪元能不能参加升堂考,就看岁考了。”

“问题不大,他的本事,夫子们还不知道?”

“那就把题目出难一点,看他怎么考。”

殷博士却摇头:“不行,要出的简单。”

罗博士瞪了殷博士一眼,明显看出他想做什么。

殷博士才不怕,把话说明白了:“题目出的简单,才能看出谁才是别出心裁的那个。”

普通的题目,大家都会答。

那谁在众多答案中,当最特殊的那个呢?

所以不怕考试太难,反正大家都做的一样的卷子。

就怕太简单,答对的人太多,筛选下去的人太少。

殷博士还真是会折腾学生。

平日里大家还当他是最好脾气的那个。

不过殷博士也确实相信纪元的本事,他后面还道:“纪元答出新意,明年我亲自指点他《礼记》”

“不,礼类通教。”

礼类不仅有《礼记》,还有《周礼》《礼仪》《白虎通义》《大戴礼记》等等。

越想功名往上进一进,这些肯定要读。

甚至不是考秀才的本事,而是考举人的本事了。

殷博士这么说,那就是有教纪元的心思。

全靠纪元能不能过了这关。

让殷博士教这些书,便是郭夫子都有些羡慕纪元了。

浙东余姚对这些书的理解,在天齐国都属于上乘。

更别说殷博士这种真才实学的举人。

看了一圈的试卷,郭夫子就知道纪元已经过了岁考。

他肯定是岁考的第一。

能不能进乙等堂,则要看五日后的考试。

等会,殷博士当时说的是,只要纪元能答出新意,他就会教。

并未说纪元能进乙等堂,他才教吧?

也就是说,这篇文章过了殷博士那关,明年纪元无论在哪,都能去殷博士那学习?

说起来,罗博士的《春秋》课,确实结束了吧。

郭夫子有点怀疑,殷博士是不是早就想教纪元了,正好找了借口。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她和她的怪物先生[人外]

她和她的怪物先生[人外]

春日晓
【故事三已完结】末日,黑潮降临,时间静止,人类文明顷刻间熄灭。死宅言情小说家苏小安,发现自己竟成了世界上唯一可以行动的人。然而,她身旁盘踞着的恐怖存在,正贪婪地窥伺着她,想要将她与自己彻底融为一体。苏小安没有任何的武器。她只能颤颤巍巍开口:“请您……听我讲一个故事,可以吗?”黑潮中的恐怖存在:?*苏小安原以为,那只不通人性的诡物,没耐心听进三句话,便会一口吞噬掉她。没想到,她这一讲,便讲了七天七夜
都市 连载 7万字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二汀
431厂里最近有件大新闻。厂里离婚带两娃的施总工要结婚了,结婚对象是红旗大队的农村姑娘。听说女方大字不识一个,跟施向明结婚就奔着进城来的。 传言让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都等着看两人笑话。 可事情偏偏与他们的期盼背道而驰。王念和施向明结婚后众人才发现人家不仅认字,文化比厂子里大部分职工家属都高。两个性格迥异的小崽子被养得香香软软,就连施向明也是肉眼可见红润了起来。 一家子生活不仅越过越红火,最后
都市 连载 37万字
从鱼

从鱼

春溪笛晓
新皇登基,遍赏功臣,人在农家的江从鱼也被找回来带到京城……据说当年他爹为维护还是太子的新皇惨遭杀害,且江家九族死剩他一个野小子。新皇满心愧疚,什么金银财宝、什么宅子田庄、什么爵位官职,给他,给他,统统都给他!江从鱼兴冲冲前往京师准备开始自己的快乐生活,可惜临门一脚被御史们极力死谏:“朝廷命官不识字不太好吧?”于是在保送入朝之前,江从鱼要先到国子监混个学历。江从鱼:?江从鱼:谁告诉你们我不识字的?算
都市 连载 43万字
戏帝卿(女尊)

戏帝卿(女尊)

碗里的汤圆
平宁侯府沈周宁家世显赫,富贵荣耀,是京城中有名的小霸王,浪荡纨绔,京城中谈及名声,人人避之不及。眼看着她年岁愈大,家里没个正经夫郎理事,亲事屡屡不成,她被逼着外出进学读书,偏远的小县城夜黑孤寂,她借酒消愁,方从奕欢楼里头出来,影影绰绰的就看到一张熟悉的脸。那人被人绑着,头发衣衫凌乱,没有一丝高高在上的矜贵气质,反而被人随意的拖拽着,要卖往楼子里去。沈周宁看着他满眼的求生欲,疼的皱起眉头,凌乱的头发
都市 连载 11万字
死对头重生后非要和我HE

死对头重生后非要和我HE

猫猫梨
都市 连载 8万字
市井生活日常

市井生活日常

将月去
胎穿到古代市井人家,爹是木匠娘做绣娘,夫妻感情和睦,日子红红火火。崔如英刚穿来的那年,上面只有一哥一姐,家里日子不错,娘月子坐得好,奶水充足,就找了个新工作,给别人家当奶娘。等到她三岁时,家里又添了个弟弟,娘已经去伯府当奶娘了,五岁时又生一个,七岁时家中又添人口,不过人多嘴多,日子反倒越来越紧巴,娘把照顾小妹妹的活交给她,准备拾掇拾掇去侯府当奶娘了。崔如英摇摇头,她不要当德华,她也要去跟着去。完结
都市 连载 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