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案 (第1/3页)
藏于山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慕风在大理寺任职这些年来,破的案子不在少数,唯独定安候旧案愣是寻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就连同僚也在告诫他勿要一意孤行,免得招来杀身之祸。
杀身之祸?他调查旧案犯了何人禁忌,那是他的父亲,他理应查清当年真相。
夜里慕风从大理寺出来后就回了定安府候,刚入府也没往自己院里去,直接去了老太君院子,有些事他想再问清楚些,正好祖母还未歇下。
下人传了通报入里间,“老太君,世子来了。”
老太君慈眉善目,声音和善,“让风儿进来。”
慕风等了话才抬腿步入屋内,恭敬朝老太君鞠身:“风儿给祖母请安。”
“近日大理寺的差事繁重?”老太君朝下人递了示意。
慕风坐到老太君身侧,祖孙二人便没再拘谨,他给老太君锤着腿说:“大理寺差事不忙,孙儿能应付得过来,祖母操心了。”
没过多久,下人进来时便端了一碗甜汤。
那是老太君早早命下人在膳房做的银耳莲子羹,吩咐世子回来就差人送去,这会便在院里用了。
“不忙你天黑才回府啊?”老太君仿若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是银耳莲子羹,你喝了它。”
慕风笑笑,挠了挠头打着岔,“祖母院里的甜汤最是好喝了。”
“当初你科举入仕,以你的条件本是要去六部的,后来你父亲出事后,便自请转调大理寺,你心里想什么我能不知道?”
慕风搅弄着汤勺,甜汤喝到一半,“祖母,五年前父亲背上叛国罪名,当时卷宗上写着定安候丢盔弃甲,弃城保命,丢弃天水城二十万百姓性命,本应该株连九族,后来又为何保下候府,就连祖母的老太君和孙儿世子之位都未曾削去。”
“五年前你寒窗苦读涉世不深,朝中之事定是不大了解,可这些年在大理寺办案,打交道的官员不在少数,多少也有耳闻才对。”老太君气息如常,仿若早已看淡世事。
至于儿子定安侯罪名,她自然知晓自己儿子不会通敌叛国,可她也知道这朝堂纷争,暗流涌动,至于慕风的问题,她或许只能回答的上来一半。
“淳正元年新帝登基,定安侯率三万大军镇守天水城,天水城与大朔敌军交战大半年而无果,彼时正是曲阳王和新帝争夺权势之时,朝政大权旁落,以往扶持新帝上位党羽面对曲阳王的势力也岌岌可危,朝中分别三个党羽,于你父亲为首的,便是中立派系,无论他们如何争夺也不入局,可他是定安侯啊,天下武将最德高望重之人,哪个党派不想拉拢?”
“祖母的意思是当年有人想拉父亲结党?可这与我要问的事有何关系呢。”慕风碗里的甜汤已然见底,下人还想再去盛一碗,慕风帕子擦拭嘴角后说:“无需添了。”
下人这才退下,屋内就只留了祖孙二人。
“恰逢西境大朔来犯,圣旨驱策,带军西行镇守天水城外,这一仗本不难打,可倘若你父亲此战归来之后,再入党派之争,无论哪方,都无疑是致命的威胁。”老太君声音沉下一些。
按照她的话,定安侯当时若从西境回来,于朝中对立局势有恙,那便是有心之人故意为之,不想让定安侯活着回京。
慕风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用过的帕子被叠得混乱,“祖母的意思是当年之事,是党派之争,才让父亲背了叛国罪名?”
老太君抬手赶忙拍了拍面颊,却不是打,倒像是祖孙间的玩闹,“住,住嘴,祸从口出的道理,你到死也要牢牢记住。”
“当时上京传回定安侯通敌的军报,天水城失守,新帝震怒,下令北境驰援,在此之前,除了军报和天水城失守的消息传回,其他事由无从得知。”
“事后,宋将军跟和颂将军将大朔驱逐出天水城后,通敌一事才明朗。”
慕风低着头,“可此时父亲早已牺牲了,三万大军也全军覆没,倘若他弃城保命,又怎会全军覆没。”
“是啊,”老太君双眸也泛起一抹水光,“宋将军回京后,这事才有眉目,经过朝廷调查最终只说是支援的军粮未到,将士们怕死弃城而逃,定安侯自知无力回天自戕身亡。”
若是这样,那么老太君和慕风能活下来也就能说得通了,定安侯不敌大朔是军粮未到在先,士兵丢盔弃甲,那么就是主将管教不严,可他到底有没有通敌自始至终也没有证据证实。
他有又或是没有,都会是这场败仗的千古罪人。
而那卷宗上的记录明显就是为了平息风波而草草结案的口供,倘若细查错漏百出,却苦于难寻线索证实。
“我不信父亲是这样怯懦之人,祖母,我想查旧案替父亲鸣不平,定安侯府这几年虽保留着面上风光,可孙儿不想活在莫须有的罪名里偷生。”慕风决绝地说。
“你在朝中只身一人,原先你父亲的旧部也早就不在了,要想一个人查,”老太君摇了摇头,“难如登天……”
忽而她想到一人,“宋听时,宋将军,当年驰援西境之时,城内情况他定然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