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卿底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转换而改变。
然而,观众们能理解并敬佩这一类的忠臣,却不能理解,世上居然还有高仙芝这样的「奇才」。
高仙芝难道是木头人吗,手下那么多的兵马,守的还是潼关要道,根本不知道挣扎反抗?!
当然,观众更不能理解的还是唐玄宗。
我大魏/晋/宋/齐/梁/陈/周/隋,平日想杀手下功高震主的大将、权臣,只有两种方式。
要么先用某个理由把人骗来,刀斧手藏在幕后,毫无防备地杀死(如,宇文护/韩子高/檀道济/斛律光/尔朱荣等);
要么先夺兵权(划重点),再一杯鸩酒送他上路(如,高长恭/王景文/沈庆之等)。
唐玄宗两者都不做,只出了一则赐死诏书,他怎么敢的啊?
真不怕自己玩脱了,激起兵变?
带着如此的疑问,众人接着往下读《旧唐书》,发现好家伙,高仙芝根本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他的下属几乎都是临时招募来的新兵,而不是关系最紧密的安西军和北庭军。
是的没错,敌军打到家门口,唐玄宗才开始——临!时!募!兵!
万朝观众:真抱歉,我们承认刚才说话声音大了点。
摊上唐玄宗这种垃圾货色,高仙芝就算是神仙下凡也没辙啊。
【秦昭襄王嬴稷:本王今天属实开了眼了,居然有李隆基这么昏聩无知的帝王,之前那么多战报预警,他是一点都没放在心上。】
【吴兴才女沈满愿:何止没放在心上,看看这一句,「人言(安禄山)反者,玄宗必大怒,缚送与之」,李隆基每次听到有人说安禄山造反,还勃然大怒,觉得都是污蔑之词呢。
【刘宋冠军将军檀道济:唐玄宗这个操作看得我十分惊叹,等一下我们也要北伐长安,驱除胡虏,如果后秦的蛮夷君主也能像唐玄宗这样蠢笨就好了,我们北伐起来该有多轻松啊。】
【隋文帝杨坚:这不禁让朕想起了陈后主,我大隋军队兵临建康城下的时候,此君兀自蒙头大睡,好梦正酣,最新战报丢在床下,一字未看。】
【承天太后萧绰:唉,陈朝的萧摩诃,还有今天的高仙芝,二位皆为被昏君拖累的战神,令人扼腕叹息。】
【和熹太后邓绥:本宫把书看完了,可以说,在安史之乱的全程中,李隆基从头到尾就没做过一个正确的决策。一错轻信安禄山,二错逼死高仙芝,三错逼迫哥舒翰出关,四错扶永王与李亨争权。】
【和熹太后邓绥:当然,这李亨也望之不似人君,弱小且无能,一面因为猜忌不设统帅,一面却令几个宦官把朝中大将、中流砥柱折腾得死去活来。】
【大秦丞相李斯:死在李家父子手中的将士,倒比战死沙场的还多,真不知让人如何言说。】
【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彼其娘兮,李家父子还是在大一统时代过得太舒服了,都这样了,居然还能安安稳稳坐在皇位上。倘若放在我们这个年代,本将军给他脑浆子都锤出来。】
观众:6。
不愧是尔朱荣,著名乱臣贼子。
这可真是小牛越过大粪池——牛得过分了!
尔朱荣心中充满了委屈之情。
自己为了完成造反大业,每天兢兢业业,日夜焦灼寝食不思,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勤。
不仅放下身段,认了几个新爸爸,杀尽一茬又一茬的拦路虎,就连金人都契而不舍铸了好几遍——虽然没一次成功的。
凭啥这李家父子天天作大死,还能当皇帝,他这么勤奋搞事,却只能当权臣?
简直没天理啊!
许多观众都被激起了兴致,纷纷附和道:
“给李家父子涨涨见识,看看标准的权臣是何模样,不信治不了他们!”
“建议把郭子仪换成高澄,直接提刀入朝:朕,朕,狗脚朕,陛下何故造反!”
“也可把李光弼换成崔季舒,当场殴打李隆基三拳,振衣而出!”
“请李亨吃最爱的大嘴巴子,省得他老是胡乱猜忌害人!”
“大胆,掉粪坑的晋景公难道没有排面吗,还不快给唐玄宗放进去!”
“天冷了,快给大将军加一件黄色的衣服,再把会叫的狐狸、一只眼的石人、街头巷尾的童谣都赶快安排上!”
“下回许愿的目标有了,希望来一溜子游侠刺客,比赛刺杀李家父子!”
“专诸之刺李隆基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李隆基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李隆基也,仓鹰击于殿上;荆轲之刺李隆基也,当场绕柱走——四大名刺客,发挥各有千秋!”
“女侠也应该加入这个行列,越女之刺李隆基也,见血封喉!”
……
观众们对李隆基父子的骚操作感到无比愤怒,瞬息之间,已经给他们安排了数十种创意死法。
至德位面,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李隆基看着这些评论,不由怒火中烧,一股熊熊烈焰直冲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