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的媳妇不好娶 六 (第2/4页)
倾碧悠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过生意,但凡做点事,就先往赔了上想。
说话间,父子三人已经安好了石磨。
将其泡上。
温云起又去厨房,取了其中一个新盆,往里面装了二三十斤豆子,然后又到井边打水端着个托盘。
他做这些事时,其他人帮不上忙,周母叹口气,转身进了厨房。等到再出来时,手里当初的陪嫁,托盘上的漆没掉,但已经很陈旧了。
农家的人在给自家女儿准备嫁妆时,一般会准备两个红漆托盘。周母端的这个就是她"吃点饭吧。”
一盘子肉炒青菜,一盘子咸菜,一大碗汤,还有三个杂粮馒头。这是往日周大椿的饭量,但大家一起吃饭时,他吃不到这么多菜。杨招娣还给送来了椅子。
温云起道了谢,开始狼吞虎咽。
人,谁家都不宽裕,不小气计较一些,会被人占便宜。杨招娣平时有些小气,不愿意吃亏。但在温云起看来,这不是什么大毛病,村里的"你到底能不能点出来豆腐啊?"周母看着那泡在盆子里的豆子发愁。周家夫妻对儿女凶归凶,其实并没有多强的掌控欲,比如周大南,明明是娶妻,结果弄得自己像入赘,周家夫妻不高兴,也没有跑到亲家家里去闹。又比如周大喜,娶个媳妇要花二十两银子的聘礼,这真的是附近几个村里的头一份。周家夫妻很生气,但拗不过儿子,还是凑了很子把人给接进门来。为这,夫妻俩还商量了,回头如果老大夫妻俩回家来闹,他们就把娶两个媳妇中间的差额给人补上。又不许大儿子回家,这不是骗人么?
之所以没有主动给老大媳妇补,还是他们不喜欢刘家人的做法,说了不是招赘婿,却而到了周大椿这里,有了杨招娣二十两聘礼打底,花上十几两,也不算过分。知道了。"
周父看儿子吃得狼吞虎咽,知道人是饿坏了:“咱们去睡吧,行不行的,等豆子泡好就本。至于其他,盆子和石磨自家也用得上。
实在不行,也就是这二十多斤豆子的事,剩下的拿去卖,最多费点力气,又不会赔这么一算,不存在赔本之说。
温云起吃完后,把碗送进厨房洗了,然后回房倒头就睡。半夜里,温云起跑去敲了周大喜的门:“二哥,出来帮忙。"周大喜还在睡梦中,他原本都打算好了这两天回城里干活,至于卖豆腐.....他并不觉得能成。
不过,点豆腐是个稀奇事,他倒是很愿意看看能不能做出来。不光他起身了,杨招娣也穿衣起身。
兄弟两人轮流拉磨,杨招娣添豆子,
很快就装满了一大盆豆浆。
温云起跑进厨房烧火,刚刚把火点燃,周母就起来了,再往外一瞧,周父也在那儿拉磨了。
豆子从磨下来到点出豆腐,期间工序并不多,就是需要一些技巧。温云起昨儿就已经准备好了纱布,天蒙蒙亮时,他开始点卤。
周家有两口锅,一大一小,即便是大的那口锅,也只能点出三十斤豆腐。当看见锅中的豆浆慢慢变清亮,豆腐如雪花一般漂浮时,众人眼睛都亮了。温云起要做的是水豆腐,拿了竹编的篮子往下压,一刻钟后,锅中豆腐成型。他先盛出了一碗,递给旁边的周母。
周母就没想过儿子真的有手艺,眼看真点出了豆腐,顾不得烫,薅了一坨放嘴里,顿时眼睛大亮,又把碗递到了其他几人面前。
各人尝过,出乎意料的好吃。原以为有豆腐的形就不错了,不成想比外面卖的还美味。"这么多,赶紧盛出来卖吧!
"
杨招娣眼神晶亮:“我和大喜去镇上,用桶装着,分开叫卖。”有些人做不到走街串巷卖东西,杨招娣倒是豁得出去。周母沉吟:“我和你去,豆子还没磨完,让大喜在家推磨。"杨招娣颔首,急忙忙去给女儿穿衣,她把孩子带走,省得留在家里添乱。院子里几人忙忙碌碌,婆媳俩借了邻居的推车,谢礼给了一碗豆腐,大概一斤左右。了,剩下的人还问有没有。她们就说了周家村自家的位置。天色渐亮,居然还有镇上的人过来买豆腐,原来婆媳俩的豆腐一到镇子口就被人抢完来的人多了,村里的人也知道周家在卖豆腐的事了。
一个个的都来看稀奇,千人千面,有嫉妒的,有羡慕的,也有愿意帮忙的。但凡帮忙,温云起都给送上一碗豆腐。
中午之前,二十多斤豆子全部点完,只剩下最后一锅没卖,杨招娣很喜欢赚钱,不愿留在家里做饭,带上了自家男人和孩子,又跑了一趟镇上。豆子四文一斤,豆腐三文一斤,其实镇上的人卖的是四文.....堪称是暴利,皆因为点豆腐的手艺难得,谁家要是会点豆腐,那都是留给儿孙传家,绝不会往外传。镇上卖豆腐的人家姓柳,他们家手艺一般,点豆腐的卤味很重,豆子的腥气明显,香味就淡了。
没有对比,柳家的豆腐也还好吃,如今有了温云起点出来的,再回头去看,那差的不是一点儿。
整个镇子有二十几个村落,周家村只是其中之一,往日柳家的豆腐.不够卖.....他们不
敢请人,怕手艺外传,家中人又不多,一天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