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烦估分 (第3/6页)
元月月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么厉害?”
“那当然!叶会计在古时候得是沈万三!”老渔民梗着脖子说完还觉着不够,“我们要是在岸边,叶会计都能把山上的石头卖出去。”
老同志的警卫员年轻,不如老同志沉得住气,忍不住问:“听您的意思山上也有东西叫她卖?”
“蘑菇,竹笋,还有一些山货。鲜的容易捂坏,叶会计叫我们晒干。我家去年卖了一包地皮菜。”老渔民说起这事就觉着不可思议,“买那个菜的首都市民以前没见过,买回家觉着好吃,去年年底还特意问食品厂送货的人,我们这里还有没有。跟干木耳一个价。想不到吧?”
老同志早些年跟大部队南征北战缺粮少药的时候在老乡家里吃过地皮菜,觉着比木耳味道好:“食品厂还有吗?我买点。”
“我邻居家有,前几天捡的,该晒干了。我带你去。”
老同志摇头:“不行,不行,我还是去食品厂吧。”
“叶会计说了,上面叫我们‘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就是暗示我们可以卖东西。自家的东西不属于投机倒把,也不属于挖公家墙角,你怕什么?”老渔民叫同村人帮他看着羊,就前面带路。
老同志被说服了,于是就跟他进村。
同行的六人也找不到理由反驳,一脸好笑地跟上去。
老渔民到邻居家门口就叫邻居把山货拿出来,然后又跑回家拿一包山核桃。
七人相视一眼,这架势宰土豪啊。
老同志不好意思还价,给警卫员使个眼色,警卫员问山核桃怎么卖,又问晒干的地皮菜怎么卖。
老渔民之前说地皮菜跟木耳一个价,等警卫员问的时候他说的是食品厂收购价。老同志心惊——最近几年没去过菜市场,但是听妻子说过木耳多少钱一斤:“太便宜了。”
老渔民就说:“那按照首都的价格,我送你们一把山核桃?”
老同志微微颔首。
邻居叫七人坐下歇着,她去大队长家拿秤。
还没到食品厂收货的时候,所以村民看到老渔民的邻居拿秤就问她秤什么。她说家里来了几个岛外的找她买山货。
岛民赚钱赚精了,也回家弄一些干货去老渔民邻居家。
老渔民说的一把山核桃是两只手捧一捧,足足有半斤重,还要塞老同志兜里,老同志哭笑不得,请他找个布口袋。
老同志又不由得想起多年前在老乡家借宿,部队出发的时候老乡也塞给他许多土特产。不同的是那些土特产老乡自己不舍得吃,现在是吃不完拿出来卖。
秤地皮菜的时候,秤一斤送二两。跟老同志同行的六人头一次遇到这么大方的生意人,仿佛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也忍不住买点。
一行人从老渔民邻居家出来双手都拎着东西,顿时有点不好意思。可是一包东西几块钱,还都是好东西,不买又实在太亏。
七人就安慰自己岛民种地打鱼辛苦,他们买东西也算间接补贴岛民。
去岛民家耽误许久,等到岸边客船早走了,准备回家的渔民见状就用小船送七人到对岸。
在船上老同志问渔民希不希望耿致晔调走,渔民也说不希望,因为他在叶会计就在。也希望他步步高升,耿团长工资高,叶会计享福。
如此坦诚的话让老同志相信耿致晔同志人品没瑕疵,至于不想杀猪招待他这个人外来客,老同志可以理解,他以前打仗的时候经常绞尽脑汁从兄弟部队弄物资,兄弟部队到他部队,他恨不得把东西藏地窖里。所以回到总部老同志就把耿致晔的事安排下去。
傍晚,耿致晔到家就叫叶烦抽空把把厚衣服厚鞋寄到首都。
于文桃听耿二哥说过耿致晔该动一动了,闻言就问:“要调走啊?”
耿致晔点头:“烦烦,你的工作也尽快交接。”
叶烦:“过几天叫苏多福向上面打报告,我干到五月底?”
“正好接下来一个月你安心复习,七月初回首都,歇两天考试。大宝和二宝到秋要去首都上学,这边的期末考试不重要——”
大宝忍不住打断:“怎么不重要啊?”
耿致晔:“考完我们就走了,谁回来拿试卷拿分数?”
大宝张张嘴:“这——这么快啊?”
耿致晔:“是的。你想考也行,叫奶奶在这里照顾你们,妈妈考试结束回来接你们。”
大宝和二宝转向妈妈,问:“可以吗?”
叶烦:“你俩希望有始有终的话,可以啊。”
于文桃不禁问:“我不回去你回你妈家啊?陈小慧会不会给你捣乱?”
叶烦心说把陈小慧想成什么了啊。“小勤学校放假早,届时叫小勤陪我去考场。考试结束我和小勤一起过来,正好小勤想吃海鲜,让她在这边过几天吃够我们再回去。也多个人拿行李。”
于文桃一听这话就说:“填好志愿再回来。收到录取通知书再告诉你妈。不然陈小慧肯定在你妈跟前说三道四。”
叶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