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宁卫民为了罗家弄奶粉这件事还是小意思。

新年过后,对扇儿胡同2号院的所有邻居们,他还有一件更大的功劳呢。

敢情把京津的猴票席卷了之后,宁卫民手里的钱一时没有着急的用处。

他就想着要让自己生活便利点儿。

于是跟燃气公司申请购置了一套液化石油气的灶具。

结果就因为他现身说法的带动效应,直接促使东院全体住户改变了观念。

很快,各家邻居就都抛弃了用煤火炉子做饭的传统生活模式,转而申请,用上了液化石油气。

是集体提高了生活质量啊。

就为这事儿,日后邻居们每每想起来、聊起来,都得夸宁卫民一句高瞻远瞩。

反过来边大妈倒是有点臊得慌,打心里觉得挺对不住邻居们。

怎么回事啊?

不为别的,就因为长期以来,2号院的几户人家对液化石油气的成见,那都是边大妈给灌输的。

说起来,早从1969年开始,京城燃气公司就在赵登禹路进行了平民使用液化气的试点工作。

进入七十年代后,伴随京城石油化工总厂的建成投产,京城居民烧用液化石油气和油制气的工作全面展开。

到1980年末,在“先重点,后一般,先城内,后城外”的发展原则下。

京城的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达到了七十万户。

全市城镇居民炊事气化率达到了62.5%。

按理说,扇儿胡同2号院的几户居民作为城内四区的居民,是早就有机会申请的。

哪怕燃气证发放手续相当麻烦,需要街道和居委会的首肯才行。

可谁让2号院有边大妈这个大主任坐镇呢?

在这方面,几户人家可是有天然优势的,理应早用上了。

但偏偏世上的事儿就是这么绝,特定的情况下,优势反倒会变成劣势。

要知道,边大妈可没上过学啊,字儿全是扫盲班里认识的。

对家长里短的人情世故,老太太精通,但却没有太多的见识。

尤其对新生事物,那天生就没什么好感。

边大妈的思想意识说传统、保守可以,说落伍、老顽固也可以。

再赶上刚推行石油液化气那会儿。

因为燃气公司人手不足,安全宣传有点不到位。

扇儿胡同先申请的几家用户,接二连三的出了好几起儿使用不当造成的消防事故。

有一次还差点酿成真正的火灾,可给老太太添了不少乱。

后来在街道的求助下,燃气公司紧急开展的安全会议上。

再一听燃气站的工作人员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样危险,那样也悬的诸多忌讳之后。

老太太只觉头晕脑胀,根本记不过来,就彻底对这玩意没什么好感了。

所以别看她确实能给大伙行个方便,可打心里说,她本人却是对普及液化石油气的工作相当抵触的。

那么关上2号院的门说话,自然就夸大其词,挑得全是毛病,等于用潜台词劝各位邻居们别用那东西。

那想想看,2号院儿的几家人,天长日久被老太太这么宣传,谁还能对石油液化气有好印象?

都以为得到了第一手内部信息,把这玩意当成了炸弹啊。

不用说,谁都怕自己家的房顶儿上天。

结果日子一天天的这么过来,不管别的人家怎么样,扇儿胡同2号院一直都是出于安全考虑,只靠煤炉子做饭。

所以说实话,也就是宁卫民是穿越人士,才能不受边大妈的影响。

也就是他对液化石油气了解比较到位。

才把大家伙儿从长期的愚昧和自己吓唬自己的心态里解放了出来。

否则,真要是连他也被老太太拍唬住了,打消了用液化石油气的念头,那对2号院所有的人都是糟糕透顶的一件事。

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京城燃气公司已经开始停止发展家庭用户了。

说白了,真是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儿了。

如果等到燃气公司彻底把门儿给堵死了,无论是谁,要再改变主意想脱离煤火做饭的苦日子,那可就费老鼻子劲了。

到时候不但得四处央告着求人,每个月都要借别人的购气本儿“借鸡下蛋”。

而且还得花大价钱买非官方渠道的钢瓶、灶具、减压器。

那才叫真正的花钱买罪受,实打实的有了安全隐患哪。

所以说,宁卫民等于是让2号院的所有家庭集体,赶上了液化石油气普及的末班车。

就冲这个,他也是居功至伟,邻居们不能不念他的好。

说起来挺有意思。

全然不顾边大妈的劝阻,执意把灶具气罐申请下来后。

宁卫民第一时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把这些玩意搬了回来,安置在自家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神父

神父

沉爱
这是腐朽又繁华的凯撒七世时代,在蒸汽轰鸣中,工业烟囱崛起,机械与魔法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律法与各大正神宗教主持着社会的表面和平。但新时代的浪潮下是无尽的阴影,层出不穷的邪神教派,诡异莫测的异端学说,古老禁忌的魔鬼密仪……可这些都和奥洛维斯无关,他只是偏僻村镇的一位小小神甫执事。(以前是攻略合集单元文那种,但是灵感没找好,想先写奥洛维斯,希望宝宝们能喜欢~)
都市 连载 16万字
九十年代大美人

九十年代大美人

夜色慕君
村里那个欠了一屁股债的女儿找了个又帅又有钱的老板!惊呆了村里人的眼睛,主要是,是大老板先追的她。 ……………………江南烟加班过度,导致猝死,意外发现重生到90年。家里要啥没啥,还有一屁股的外债。原主又瘦又黑,一看就是没有吃饱饭的。没有受过苦的江南烟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服点,只好努力挣钱。可还没等她有钱呢,就看上了一个男人,高高大大,一看就是自己养不起的那种。江南烟本想这样的男人应该没戏了,但男人
都市 连载 28万字
肉骨樊笼

肉骨樊笼

尾鱼
——女娲补天的石头,从哪来,补在哪?已知挡的并不是洪水,那到底是什么?
都市 连载 55万字
日落后的蓝色时刻

日落后的蓝色时刻

严雪芥
天快要暗了,我们先别开灯吧。-陶茹之多年后重游濑户内海,只不过多年前和家人,现在是和男友。男友拉着她参观当地的心脏音博物馆,迄今数万旅客的心跳声被储存在馆内。在这其中,陶茹之看见了林耀远的名字。她记下他的心跳档案编号,背着男友进入视听室,戴上耳机。落地窗外,大海逐渐风平浪静,暗涌在水底,也在她耳朵里。档案里还记录了一条留言——“陶茹之,这是我想你时的心跳。”他总不肯叫她姐姐,和多年前刚来家里时一样
都市 连载 23万字
穿成太后的侄女

穿成太后的侄女

明栀
预收《公主的野望》本文文案:按照常规套路,太后娘家的侄女进宫为妃,一般没什么好下场。尤其是那种太后和皇帝还没什么血缘关系的。结果没多久姜清漓就发现自己穿进了一本书中和皇帝没什么关系的太后的亲侄女,且即将入宫……姜清漓:...... *萧懿从小就知道,自己未来的妻子会是姜家三房的表妹姜清漓。姜清漓自幼身子羸弱,是个名副其实的药罐子,二人十几年来,鲜少见面。册封在即,萧懿特意安排了一次见面,却发现对方
都市 连载 18万字
窃玉春台

窃玉春台

须梦玉
秦相宜的第一段婚事嫁得不好,夫家有钱无势,身上还有些说不出来的毛病。她正值绰约年华,被前夫折磨得遭不住,便一气之下和离了。这一和离了才知,原来和离女的日子并不好过。世人冷眼不说,家里更是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家里早已是兄嫂当家,纵是多添一碗饭的事儿,也要被嫂子阴阳几番。兄嫂家的侄女到年纪议亲了,那议亲对象生得品貌非凡、唇红齿白,叫她一声姑姑甚是有礼。对方拿她当姑姑敬着,每日礼数做得齐全,一来一回,关系
都市 连载 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