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县令的奏疏,皇帝一时新鲜,亦被他的爱民之心打动,朱笔一挥,道:“准奏。”至于成效如何,时间太远,已无从考究,但的确是明晃晃的"先例"。加上裴璋的坚持,游走在各方之间,皇帝渐渐被他说服,户部尚书也欣然同意,只差临门一脚,皇帝忽然认了个儿子。
陆奉统领户部,原本要下达的诏令迟迟不发,裴璋询问,才知道卡在齐王这里。裴璋的奏疏写得漂亮,以至于没有人在意他的春秋笔法。当初的小县城,县令也只敢上疏减三成,分六年"还"清。现在裴璋一开口就是五成,分十年上缴。落云镇并不富裕,或许当初的户部尚书不在意这些"三瓜俩枣",陆奉的眼里可揉不得沙子。他还是那句话:“按规矩来。”
既然律法说可按照先例,那便严格遵循。
事有矩可循,方能保国安民,社稷安稳有序。
并非他刻意为难裴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既定的规则下,所有人各居其位,万律法不合适,可修、可改,却万万不能因情废法。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旦开此先河,四方诸郡有样学样,或夸大其词,或伪造情状,因一个小镇,毁了律法的威严,在陆奉看来,这是万分愚蠢。
"两成、而已?"他嗤笑一声,黑沉的眸中却并无笑意。他道:“裴大人,本王有一事请教。”
“请问裴大人一年的俸禄几何?其中两成又是几何?”
裴璋清隽的眉毛紧皱,回道:“两者并无可比较之处。”不过百人,有一郡人才济济,一书生乃文曲星下凡,才堪堪排名一百零一位,敢问裴大人,陆奉道:"那好,本王再问你。每年举子们进京参加秋闱,按律,各郡县选出来的举子是否该破格录取?"
裴璋想也没想,立刻道:“不拘一格降人才,既是有才学之人,当得殊荣。”“巧了,这一百零二位,和这位文曲星不相上下,裴大人,还不拘一格么?”裴璋忽地沉默。聪明如他,已经明白了陆奉的意思。
后者再破格录取,后面还有更"可惜"的人才,前两位都破格了,凭什么到他这儿就不行了?
规矩一旦破开,便不再有任何约束力,后患无穷尽也。他闭了闭眼,尽管内心不愿承认,陆奉,或许是对的。的铁骑,以及武帝在位时制定的"严刑峻法"。
他又想起"梦中”时,武帝薨,内忧外患,乱成一锅粥,最后终止内乱的,是凌霄将军武帝在民间的名声毁誉参半,他在位时无人敢提,崩逝后才逐渐有议论声。旁的皇帝继位先修皇陵,武帝先修"齐律"。在原有的基础上,删减了类似"遵先例"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述,刚纪分明,事无巨细皆有定规。律法条条清晰,又格外严苛。动辄处以极刑,抄家灭族,砍头枭首、刖足断肢,令人胆寒。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目睹新律之森严,莫不惧之。可正是因为有这样人人惧怕的"严刑峻法",人人安分守己,以求自保,才没有让国家陷入大动荡。
裴璋的手段更温和。在“梦中”,他与武帝王屡次争吵,他不断贬官,又不断升回来,武帝看重他的能力,又厌恶他的脾性。他同样看不惯武帝频发战乱,与暴君无异。在这一刻,裴璋忽然想起武帝死后,风雨飘摇的二十余年。他夙兴夜寐,却用了二十年之久才换来一个太平盛世,如果是他.....或许前期会死很多人,流很多血,但那个太平盛世,或许会来得更早。
这段日子困在心中的迷茫,此刻有了清晰而坚定的答案。裴璋苦笑一声,拱手道:“王爷英明,裴.....心服口服。”陆奉的眉宇间显出一阵阴郁。
裴璋此人,让他厌恶非凡,在那十分的厌恶中,又夹杂着一分欣赏,让他甚是棘手。他烦躁得挥了挥手,道:“既然如此,裴大人回罢。”
“日后有要事,在外谈论,不必来王府拜访。”
裴璋顿了一下,敛眉道:"下官遵命。"
好江婉柔依门远望,还没有来的及想什么,耳旁传来陆奉沉沉的声音。他没有问原因,亦没有解释。男子颀长挺拔的身躯如青竹,消失在呼啸的寒风中。恰"怎么,舍不得?
"
王爷在说什么,妾身听不懂。"
江婉柔顿时一激灵,她裹了裹毛绒绒的披风,挺胸道:"什么呀,我就是出门透透气,她今天是来兴师问罪的,心中底气足!
她倒要问问,此前那么多年,他哄着她喝了那么多苦苦的药汁,是何居心!那药那么苦,她还一直愧疚生不出孩子,未尽到为妻的责任,他骗得她好苦!江婉柔心中逐渐酝酿情绪,不一会儿,乌黑双眸逐渐湿润,她低垂着眉目,委屈道:“妾身有一事不明--”
“昨日呢?
"
透气?
不等她说完,陆奉捂着她冰冷的手,淡淡道:“昨日在花厅中,你二人遥遥对望,也是江婉柔一滞,眼眶已蓄满的眼泪,忽然落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