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第5/7页)
玄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宝音坐在正东方,听着下面汇报各自工作进度。
首先是泰山商行在广东的海外贸易。
“在广州城西南江边开设的洋货行,目前是广州第一家,知道咱们有上面发放的贸易牌照,广东本地多个家族想要入股这家洋货行。”
广州去年才被收回,之前被吴三桂管着,谁也不知道广州的情况,如今被收回,朝廷又施行海禁,靠着港口为生的许多行业日子都难过起来。
宝音立刻想到后世鼎鼎大名的十三行,当然十三行并不是指十三家洋货行,而是指十三个对外贸易的行业。
比如造船业、瓷器业、珠宝业等等。
宝音若有所思问道:“广州海上贸易发达,从明朝解除海禁开始,海上贸易应该有一百多年历史,造船应该很发达,能不能收购一家船厂?”
负责广州养货行的人忙道:“怕是没那么容易,广州的行业很多被地方垄断,那边一个地方都是一个家族势力,外人想要插手怕是没那么容易。”
南方宗族的影响哪怕宝音都有所耳闻。
当然她也知道海上贸易这块肥肉不可能被她独吞,三年后,朝廷还是会在广州开放关口,造就后世赫赫有名的“广州十三行”。
目前这个消息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借着这个信息差她倒是可以做些什么。
“朝廷只允许我们泰山商行进行海上贸易,广州各大商行怕是羡慕到眼红,这样将广州的洋货行分离出去,邀请各大商行入股,各大商行同时也得允许我们持股他们商行的股份,大家彼此交叉持有对方股份,有钱一起赚。”
她的目的是借助牌照打造一个媲美东印度公司的公司。
这个公司整合了南方各大商行资源,只有一个目的赚西方的钱!
宝音这句话立刻让会议安静下来,和丰提出了疑问。
“若是朝廷开放了关口,怕是会出乱子。”
谁都不愿意将肥肉让给别人,朝廷一旦开关口,这个各大商行组合的庞大之物怕是很快就分崩离析。
和丰这样提也是有道理,去年才拿这件事对付过京城的各大商行主事,他都答应了海上贸易加上这些人,要是再混入南方的商行,这就没法玩下去了。
南北两地商人根本不可能和和气气一起赚钱。
宝音不在意道:“我打算每个海岸关口都分立一个洋货行出来,广州关口专做西洋人生意,宁波连云港关口做日本生意,从前朝开始日本就被称为银群岛,他们银子多,近些年又发现一座大金矿,我们不是朝廷没法将日本岛占领,不过可以先做生意,赚金银一点也不丢人。”
“另外台/湾已经打下来了,皇上允许我经营这座岛,这座岛通过琉球群岛再抵达日本很方便,我需要你们派人经营起来。”
大家来开会没想到会得了这么个好消息,纷纷摩拳擦掌。
宝音又道:“要是谁敢阻拦就将内务府搬出来,这些生意我都会留一些股给内务府持有,这些银子最后会入皇上私库,官面上哪个不长眼敢得罪?”
洋货行要是有内务府参与,那些大商行定然不敢再另开炉灶。
就算开,也只敢避开洋货行不涉及的行业。
洋货行的负责人说完轮到广西糖厂和纸厂的负责人。
“冬日安排人开荒种甘蔗,当地不少家族也开了甘蔗园,就是地方民风彪悍,经常发生械斗。”
宝音脑海里瞬间出现广西老表这个词,她揉了揉额头道:“尽量不要参与地方械斗,还有多教会地方土著种植甘蔗,若是愿意卖给糖厂就收。”
对方应下,又询问糖厂能否扩张问题。
宝音想了想道:“尽量在大城市建,至于下面的原料可以开设收购站,自有贩子下乡收购。”
粮行报告了粮食问题,说已经收购了大批粮食,只是无法运送回京。
因为漕运要价太高,沿途关卡还要扣留粮食。
走陆路又不划算。
宝音皱眉,“海运呢?”
“海运已经停止了三百年,听说海上运粮容易发霉。”
宝音对此嗤之以鼻。
“就用海运,沿海租船,对了,收了多少粮食?”
粮行的负责人道:“这两年两广粮食丰收,粮价都很低,甚至出现抛荒情况,我们出面雇人拿下了不少地,建了农庄,这些地今年夏收约有五十万石,秋收看情况应该也有六十万石。”
加在一起一百万石,一百万斤也就是五万吨,一人一天一斤,满打满算能满足三十万人吃一年。
宝音不是很满意,这点粮食储备肯定没法跟后世相比。
后世可是能满足十四亿人口吃三年!
“派人去天津多建设粮仓,粮食能买多少是多少,不愿意收咱们银票的就用金币银币购买,跟他们交代了,银票一样可以换金币银币,我们兑现不要钱,要是他们愿意存我们银行,每月还给利息。”
“到明年年底,我希望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