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开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说一众臣子想,未必见得朱福宁愿意再出去,结果听到朱福宁这一句,他们十分庆幸先一步把朱福宁拦下。
否则朱福宁这跃跃欲试的架势,再把她放出去,不定又要把其他地方搅得怎么样一个天翻地覆。
正因如此,从那天起,朝堂之上无人再提朱福宁在浙江和南京做下的所有事,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再有人想告朱福宁的状,不好意思,全让下面的人按下了。都说蛮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朱福宁在众臣的眼里既是一个横的,也是一个不要命的。
朱福宁豁得出去,他们自问可以?
朱福宁去一趟江南,手里捏了多少人的把柄,真要把她惹急,她把这些把柄全都亮出来,全都得死。
别说什么法不责众,敢把浙江和南京的官杀得七七八八的人,法不责众在她那里行不通。
有人会说,嘉靖在上头,他总不会让朱福宁乱来。呵,浙江怎么样,南京怎么样?之前听说朱福宁回京之后,着急忙慌的想让嘉靖处置朱福宁的人又怎么样,不会有人以为这些全是朱福宁能压下的解决掉的?
嘉靖在朱福宁身后,作为朱福宁最强的后盾。锦衣卫,东西两厂,再加上军中大将,全都让嘉靖由朱福宁随意调遣。所以,不要指望用嘉靖来对付朱福宁,因为朱福宁极有可能是嘉靖放出来对付他们的人。
好,那他们不和朱福宁扛上。
偏在这个时候,嘉靖下令翻案,翻的还是王阳明的案子,而且下令复其爵位,以令子孙承继。
不仅如此,嘉靖下令,命王阳明的弟子分别入京,为公主授课。嘶,若说嘉靖七年时,在王阳明平定广西的叛乱之后,病逝于归家途中,嘉靖可是下令廷议王阳明的功过,最终的结果是无功反而有过,因此夺去其爵,谁能想到过去这些年,嘉靖会亲自翻了这个案子,也是让人相当意外。如今已然是嘉靖二十九年,间隔二十余年的时间,嘉靖能想起王阳明的好,其实无数人都难以置信。
但在听完嘉靖后一份诏令后,好的,都知道其中的原因,因为朱福宁。朱福宁这些年在京都,嘉靖以令翰林院及内阁大臣教她读书,这样的盛宠,哪怕是裕王都没有的。
而去了一趟江南回来的朱福宁,提起王阳明的事,没有人会细究朱福宁到底为什么会突然帮王阳明说好话,只有王阳明的徒子徒孙们都对朱福宁感激涕零,若没有朱福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复王阳明的冤屈。一个平乱有功,于国有功的人,因为上面扣下一顶党争的帽子,最后竞然连在世的爵位都被夺去,王阳明的学生们心中自然是生怨的。无时无刻他们都在想,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才有机会复自家老师的荣光,让天下人知道王阳明于国之功。
二十几年过去,原以为在嘉靖一朝他们怕是再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谁承想朱福宁帮了他们一把。
是以,在得知王阳明得以复爵后,作为王阳明的弟子们,都相当乐意赶往京都,是的,给朱福宁上课。
王阳明心学,朱福宁之前偶尔听过一句半句话,可惜,在京都是很少有机会听到的。毕竞嘉靖当年不喜欢王阳明,还把人的爵位都捋去。没有人敢讲,朱福宁只能自己看。
嘉靖倒也清楚,朱福宁是所有的书都看,也不在意朱福宁看谁的书。至于同意翻起王阳明的案子,自有嘉靖的道理,是有为朱福宁的意思,也不尽是因为朱福宁。
“看看。"嘉靖让黄锦给朱福宁拿上一份公文,朱福宁接过一看,笑意加深,“动作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