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开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42章警告
嘉靖难得亲自出面,表露出对这件事的看重。俺答,蒙古一族,北边一直都不太平。
南边现在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将是北边。嘉靖的目光落在朱福宁身上,正好和朱福宁撞上。朱福宁懂嘉靖之意。
要是哪个王八蛋打不好这场仗,该让朱福宁去一趟。“陛下,臣请调俞大猷北上。“作为刚上位的兵部尚书,第一次遇上战事,张居正不加思索的出言。
朱福宁的视线落在张居正身上,她也恰好是这样想的。毕竟大明朝其他人的仗打得怎么样她不清楚,但是南下遇上几个将军都是能打的,而且也是真正心存天下,有百姓的人,让他们来打这场仗,朱福宁可以放心。
但是,如果天下太平了,弄钱的地方可就少了。因此,,朱福宁视线划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观察他们每一个人的反应。可惜了,在场这些人哪里是能从碎轻易看出他们真正想法的人。朱福宁等着他们开口。
“此事未免不妥,海上与倭寇作战,与蒙古作战,毕竟不一样。"严世蕃第一个站出来说出不同想法,以为不应该真把兵都从南调往北。“一样也不一样。我觉得也是可以一样来打的。"朱福宁插一句嘴。严世蕃想说朱福宁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就别提意见了吧。突然想起,不对,谁说朱福宁没有上过战场的?既然上过,那朱福宁这一番确实不错。“想当年成祖五征漠北,以令北境安宁,现在倒好,一而再,再而三打到我们地界来了。“朱福宁目光变得晦暗不明的提起祖宗的功绩,不可避免的让人也想起从前的事。
“公主,其实只要再开互市,可以避免此战。"俺答一再进犯,有什么样的目的其实早已表明,只不过大明不乐意。
海禁,互市关了。
没办法从大明换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免不了他们只能抢。朱福宁冷哼道:“互市可以开,却不是他们兵临城下要求我们开我们再开。否则岂不是让别人以为我们大明怕了他们。”这话也完全没有说错,确实很容易引起误会。大明肯定不可能怕一个俺答,但是.…
“公主,战事一起,生灵涂炭。“有人再小声提醒朱福宁一句,争一口气其实也没有多少意思,开了海禁的朱福宁看着沿海地区太太平平,难道不想让北境也能太太平平?
朱福宁冷笑道:“你们大概是认为我好战,想跟俺答打的吧。可你们别忘了这互市为什么停下的?难道不是因为他们俺答人没有规矩?在我们大明境内挑的抢,杀的杀?
“互市可以开,但必须要让他们守规矩。你们莫不是以为想让他们守规矩,是可以跟他们讲道理就可以的?”
讲道理,谁也不是都讲道理的。
“所以,仗我们不想打,也必须要打,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把这场仗打好,打得漂亮。“朱福宁划重点。打架是不可能避得开,那就不避,打到对方知道,敢动大明,绝没有他们好果子吃。“孩儿也觉得可以调俞大猷北上,要是都不愿意让俞大猷北上,不妨调另一个人。戚继光。"朱福宁怼完人,回头也十分赞同张居正的建议,把南边的将领调过来。
“陛下,临阵换将实在不妥。“反对的人不少,都不认同朱福宁的提议。朱福宁这回道:“那不如我去。真要是打完了开互市,我也是可以帮忙的。”
没错,朱福宁想去,非常的想去,至于原.…“不可胡闹。”嘉靖绝不可能同意,打仗是什么好事?朱福宁怎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想往战场上去,这是全然不担心出事?可惜,别人怕嘉靖的喝斥,朱福宁不怕,理直气壮道:“父皇知道我要去干什么,为何我去不得?倭寇之乱我是不是平了?倭国我是不是灭了?我也是有过战绩的。父皇怎么能说,我不一定可以平定北境?”没错,朱福宁作为一个有战绩的人,她想再接再厉有什么不对?嘉靖上前直接给朱福宁一记脑门响,朱福宁吃痛捂住头唤一声父皇!嘉靖瞪她一眼道:“再不正经?”
行,朱福宁这样的请求落在嘉靖耳朵里确实有点不太正经,哪有一个公主总想上战场的。
朱福宁闭上嘴。
一群臣子暗松一口气,还好还好,嘉靖没有糊涂,可千万不能糊涂。“陛下,南军北调,毕竞不太妥当。“严嵩也出面提醒问题所在,大敌当前,没有时间让人缓过来。
朱福宁捂着头道:“那不然让杨继盛掌军?”没错,朱福宁又提出另一个主意,一时间一个个都不吱声,也不知道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而嘉靖连看朱福宁好几眼,“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朱福宁毫不掩饰的道出这句话。“俺答屡屡进犯,不知道的怕是以为我们边境的将士都是吃干饭的,没有一个兵出面愿意护着百姓的。既然他们靠不住,何不换一个人。杨继盛,戚继光,他们两个若是打不赢这场仗,我来担这个责。“朱福宁举荐人,也愿意担起这个责。
嘉靖再一次将目光落在朱福宁身上,朱福宁认真的道:“不然我去。”北边那些将军仗打得怎么样,都是看在眼里,用不着朱福宁多说。嘉靖但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