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开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43章让裕王参与朝事
这话说得很是不客气,都不想承认裕王的平庸,甚至他们或许还非常乐意裕王是那样平庸的一个人。
特意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提及嘉靖不顾朱福宁一个公主都能为嘉靖所重任,话是明晃晃说给嘉靖听的。
说便说呗。
严世蕃对于这些人装傻,不介意帮他们一把的把那块遮羞布扯下来。果不其然,提起裕王和朱福宁两人的为人性格,一时间都不敢吱声。朱福宁聪颖,哪怕他们都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而裕王嘛!太难教了!有些事哪怕他吃过亏了,愣是改不了。比如和朱福宁对上的事。
小时候裕王就没在朱福宁手里讨过半分便宜,如今更没有这个可能,他却一直不放弃,好像不能让朱福宁不好过,他就过不好似的。都跟裕王说了,对上朱福宁要大度,要宽容,一定要让人觉得他这个当哥哥的极好,都是朱福宁无理取闹,如此一来,不怕裕王斗不过朱福宁。然而裕王连基本的忍耐都没有。
每见一回朱福宁,他都拼尽全力想把朱福宁踩在泥里,每一回只落得一个让朱福宁狠狠的披露他过于无耻,而且没脑子的结果。有时候他们也不禁怀疑,嘉靖聪明绝顶,朱福宁也是不遑多让,为什么裕王却如此的无能?
想不明白之下,他们也只能尽可能的劝说裕王,请他千万不要想不开的跟朱福宁斗上。
比起裕王想见嘉靖一面都难,嘉靖的宫殿,朱福宁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要是朱福宁在嘉靖的跟前说裕王的不是,裕王绝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当然,他们这些先生也清楚,就裕王干的事,用不着朱福宁往嘉靖跟前说一句半句的不是,如实禀告也足以让嘉靖心生不悦。高拱提的那一句,让人怎么说?
“皇上心里门儿清。"没错,严世蕃认为嘉靖非常清楚的知道,就裕王是不是适合上这个朝,主理那些事。
可是,将来呢?
不错,所有人都想未来。
大明的江山定是要传承下去的,不可能嘉靖把江山传给朱福宁吧?真要是这样,大明的祖宗怕是都要不愿意。“诸位大人还是少跟陛下动心眼吧。如今陛下手里有一个福宁公主,福宁公主的心思比起陛下不遑多让,都不好猜。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惹得公主不喜。诸位,你们不会也想跟南京的官员一样吧?“严世蕃确实不想经历被人所杀的结果。浙江的事他亲身见证,本来当时以为朱福宁未必没有趁机要他性命的准备,谁料最后朱福宁还让人护着他。但凡不是朱福宁及时赶到,严世蕃确实要交代在浙江。
朱福宁一向容不得贪官,可是朱福宁却容下他们严家父子,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嘉靖要用他们。
将心比心,严世蕃有时候对上朱福宁的诸多操作,也能理解到底为什么嘉靖会这样宠着朱福宁。
试问一个人既能为你挣钱,还能爱屋及乌,哪怕心里再不认同某些事,因为你的喜欢,因为你不想解决掉那样一个人,她就忍下心中的不喜,放过你想留的人。
能干,有分寸,绝对不会越过你划下的底线。谁看着这样的人能舍得不以重用。
严世蕃想,他以为自己足够聪明,因而为嘉靖所看重,现在想想和朱福宁一比,他差远了。
“裕王爷的事,诸位还是莫提的好。陛下如今再为裕王择师,证明在陛下心里裕王还需要细心教导。裕王这些年的课业如何,诸位应该比我要清楚。公主还能专门为了学习,请王阳明的弟子进京授课,裕王到底是学进去各位教导了吗?"严嵩是极少当众说这些事的,但既然都提起裕王是不是该从政的事,他也想说说他的想法。
想朱福宁多少年前开始读书?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帮着嘉靖传话,甚至开始代理朝堂上的事。
对于底下的争斗,嘉靖心知肚明,朱福宁哪怕心里确实不喜欢他们的斗,却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偶尔敲打他们,也总提醒他们,他们可以斗,可以争,但他们不可以忘记以国家为重,天下为重。
一但谁越过这个界,朱福宁自然也会用她的办法让他们不得不乖乖退回原地。
每个人都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嘉靖也清楚朝堂上的一个个臣子没有绝对清白的人。只要不过界,人也算可用,嘉靖也不管。
而自打朱福宁开始代理朝事后,想要倚权自重,或者想要借机攻击谁的人,无一例外不是让朱福宁拦下。
这些年的大明安宁得都不像样。
要不是嘉靖在严嵩的提议下大兴土木,严嵩都不禁怀疑,莫不是大明易主了。
严嵩有时候其实非常庆幸,庆幸朱福宁并非男儿,否则要是让朱福宁这样的人成为大明的下一任皇帝,怕是这天下的官绅都没有好日子过。浙江之事,南京之事,无一不在告诉天下人,朱福宁并非一个容得贪官污吏的人。
“严阁老若是信不过我们,不如你亲自去请陛下教导裕王?"高拱对上严嵩一向没有好脸色。尤其这提及的还是他们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