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开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44章请父皇赐座
这个问题,朱福宁完全不需要思考的脱口而出道:“当然好。裕王兄都大婚了,怎么能不想想为父皇分忧。我自小就被父皇拉着看奏本,本就是要为父皇分忧。也该轮到他了。”
对于让裕王参与朝政的事,朱福宁一千个一万个同意。嘉靖自然是看出来朱福宁的不加思索,还有那一脸的认同,明摆着认为此事理当如此,
嗯,嘉靖要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
“你知道要是他参与政事,朝堂上那些人就会提出希望你再也不要参与朝政。"嘉靖提醒朱福宁别答应太爽快,该仔细考虑考虑后果。不料朱福宁无所谓的道:“他们说了又不算。”一语中的。那些人说的话算吗?
真要是由着他们说什么是什么,就没有朱福宁帮嘉靖处理朝政的事。既然他们说了不算,朱福宁愁个啥。
朱福宁坦然的道:“对我而言,如果裕王兄可以帮到父皇,自是再好不过。父皇太过辛苦。”
不上朝的嘉靖也只是不上朝,朝中的所有奏本都要通过嘉靖的手。在这一点上,嘉靖算不上一个昏君。
毕竟天天早朝也确实够累人的。朝中的事,嘉靖也能做到及时回应,当然,朝臣们拖的事,那可不是嘉靖一个人想拖,而是太多的人想拖下去,若非嘉靖不能容,他们许是会一直拖。
“你倒是只念着我。"嘉靖还是满意的,毕竟女儿记挂着他,并不在意因此受损的利益。
“父皇还是要教教裕王兄。别人教那都向着别人了。“朱福宁低下头小声嘀咕一句,中心思想只有一样,她盼着嘉靖可以顾念顾念天下,怎么样也要教出一个差不多的皇帝。
嘉靖耳朵不聋,朱福宁的嘀咕他听见,指向朱福宁,无声警告。“好好好,我不说,我不说还不行吗?父皇,您会打仗吗?"朱福宁低头将舆图都摊开,一旁的内侍见此连忙上前帮忙打开。“不会。"嘉靖非常坦然的承认,谁也没有规定当皇帝都要会打仗。朱福宁毫不掩饰遗憾,嘉靖从台上走下,看着上面一张接一张的舆图,嘉靖问:"真想学?”
“想,当然想。"朱福宁如是答。
嘉靖道:“王阳明当年也是打仗的好手,他未必没有留下兵法之类的书,你可以跟他的弟子学。”
啊,对,朱福宁眼睛亮闪闪的点点头,很是以为这个主意不错。“你在南边没跟他们学到?"嘉靖想到朱福宁领人往海上走一圈,都把倭国给炸完,怎么也不愿意相信朱福宁会错过这样好的学习机会。“谭纶教了一些,俞大猷也教了一些,就连戚继光也都教了。“朱福宁倒是都有学,那不是纯纯属于纸上谈兵。既然是纸上谈兵,还有什么好说的。嘉靖懂了,说来说去朱福宁只有一个目标,上战场。“你怎么那么不怕事。“嘉靖也想不明白,朱福宁怎么能半点不怕,战场都想上。
“比起战场的明刀明枪,朝堂上的暗箭才是最难防的。父皇都担心我以后,要帮我准备后路,我怎么能不帮我自己准备。我也真不想死。"能好好的活着,傻子才会想要死,因此朱福宁也坦然的告诉嘉靖。嘉靖一顿,很认真的考虑事情的可行性。
“让你直接上战场不行。看看他们派出去抚民的人事情办得如何。既是你惹的祸,让你出去收拾残局,再合适不过。他们派出去的人办不好事,也不敢再提不同意见。“嘉靖双手交握于前,显然是仔细考虑过后才跟朱福宁说的。朱福宁眼睛一闪,她本来也觉得那些人弄个人出去,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没想到嘉靖也是这样想。
嘿嘿,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父皇愿意帮孩儿一把,孩儿感激不尽。“朱福宁正正经经的朝嘉靖作揖,逗乐嘉靖了。
“把北边的互市处理好,就算不负我帮你筹谋。"钱的事,谁会觉得钱够了。嘉靖能让朱福宁劝住,完全是因为互市的利。嘉靖也只要求朱福宁能做到这一点。
朱福宁立刻保证道:“父皇放心,保证一定做到。”这就算达成共识。
随后,朝中传出消息,嘉靖下令,让裕王也开始听政学着处理朝堂上的种种事务。
此消息一传出,诏书也随之送达裕王府。
多少人大喜过望。
真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可是,突然有人听到一个消息,据说让裕王参政是朱福宁提议的。???听到这样的消息,别说裕王身边的人傻眼,哪怕是朱福宁本身都傻眼。她什么时候做的?
分明是嘉靖问她,她老实的答一句,怎么成她提议的?她很冤枉的。
裕王那儿,一众老师也是傻眼。
不是,他们正想应该怎么让裕王能够参与朝政,结果朱福宁一句话把事情办好了?
重点在于他们闹不明白朱福宁为什么要帮裕王?讨好?裕王几乎在听到消息的下一刻,脑子闪过这样两个字,朱福宁在讨好他。
不,绝不可能,裕王想到赏花宴上朱福宁压根没有半分要给他脸的态度,坚定朱福宁绝不可能讨好他。
裕王便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