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车底被装了定时炸弹 (第1/2页)
柠檬炒辣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扭壁坚与亨利·凯瑟克商议事务的同时,林浩然也并未闲着。
在马世明被宣布为置地集团总经理并兼任董事会副主席的消息之后,他收到了一家知名报社的邀请,希望能对他进行一次专访。
而这家报社,正是享有盛誉的《纽约时报。
鉴于《纽约时报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颇为显著,林浩然最终接受了对方的邀约。
包裕刚为何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船王?正是《美国商报、《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的推波助澜,才让他的名气传遍世界。
当然,包裕刚的卓越实力才是他被誉为“船王”的根本,这一称号对他而言是名副其实。
而那些全球知名的媒体,则扮演了传播者的角色,让即便是普通大众也对包裕刚有了一定的认识。
几年前,美国的《新闻周刊更是在封面文章中尊称包裕刚为“海上之王”。
甚至,包裕刚能够直接致电美国白宫,与总统进行交谈。
因此,当商人在商界取得一定高度时,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
而如今,很显然林浩然在商界取得的高度,已经让他的社会地位,也相应地得到提升了。
虽然这两年以来,林浩然基本是在香江小打小闹。
可香江终究也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
这里是全世界闻名的自由港,是贸易、金融、航运等高度集中发达的城市。
所以,林浩然虽然只是在香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可他的财富已经不输世界顶级富豪了。
缺点,或许就是他的知名度在世界上并不算高。
像包裕刚那般,基本上全世界各国领导人,都认识他,且对他尊敬有加,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些媒体的宣传。
而林浩然,正是缺乏这些国际媒体的宣传,使得他的知名度,也仅仅在香江、南洋以及英国一带有一定的知名度,至于其它地方,认识他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
采访足足经历了一个多小时,不愧是世界顶级媒体,《纽约时报对林浩然提问的问题,不少都是能够引人瞩目的。
比如他们问及林浩然对于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看法,特别是在亚洲经济崛起的大背景下,香江逐渐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角色是如何演变的。
林浩然深思后回答,他认为香江将继续作为联接东西方市场的桥梁,其独特的金融体系和法治环境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稳定而透明的平台。
甚至,在采访的深入阶段,《纽约时报的团队斗胆触及了一些极为敏感且引人遐想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林浩然在多次大规模收购中那似乎永不枯竭的资金来源。
毕竟,林浩然在商界的每一次出手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资金流转之顺畅,仿佛完全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这自然引发了外界的好奇与猜测。
面对这样的提问,林浩然展现出了他的睿智与谨慎。
他没有直接透露具体的细节,而是以一种既得体又含糊的方式回应,既保护了个人隐私,又没有让对话陷入尴尬。
因为林浩然非常清楚,他之所以赚了这么多钱,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穿越者的身份,让他提前预知了许多事情,从而赚到了一笔笔的庞大资金,最终以如此深厚的资金底蕴,一次次地击败一位又一位的竞争对手。
如果真的透露太多,那么他的一切,就显得太过于夸张了,这种问题,最好是模糊回答就可以了。
“我的资金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早期的辛勤积累,也有合作伙伴的支持,还有对市场机遇的精准把握,当然,背后也离不开团队的努力和智慧的运用。”林浩然微笑着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这样的回答,既避开了直接透露敏感信息的雷区,又巧妙地传达了他成功背后的多重因素,让采访团队在尊重他隐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作为成功企业家的智慧与风范。
结束采访之后,林浩然便没怎么将此事放在心里。
随着他在商界中的地位日益稳固,成就不断攀升,林浩然非常清楚,自己名扬四海只是时间问题。
就如这次《纽约时报特意对他进行专访,而且向他承诺,他将会是下一期的封面人物。
而林浩然也非常清楚,《纽约时报的专访,仅仅是开始罢了,未来绝对会有更多的国际知名媒体希望能够对他进行专访。
而随着各知名度非常高的媒体对他进行报道之后,他的影响力自然也就逐步上涨。
这些,都只需要时间的积累。
他有着穿越者的独特优势,能够洞悉未来趋势,捕捉商机,这使得他在财富的积累上远超常人。虽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无法与昔日的船王包裕刚相提并论,但林浩然自信地认为,在财富的累积上,自己早已超越了包裕刚。
这一点,从《香江商报在报道中毫不吝啬地将“香江首富”的桂冠授予他,且无人提出异议,便可见一斑。
整个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