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是一次科研大会战 (第3/4页)
赞美诗2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午,王浩然难得地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儿,他要整理一下思路。
他主持的这个芯片生产线课题直接动员了二三十个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参与。直接参与的科研工作者差不多有一两千人。
打辅助的加起来,五六千总归是有的。
这就是差不多一次科研大会战了。
而王浩然是这场科研大会战的总指挥。
按照他原本的设想,芯片生产线这个课题非常的复杂,疑难科研问题多如牛毛。想要彻底搞出成果来,那怎么地也要费个一年多的时间。
可是,因为科目参与成员众多,而且,其中都是最顶尖儿的科研人才,所以,课题推进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按照现在的这个进度,差不多再过俩月,第一条完整的芯片生产线就能搞出来了。
而且,这可是全产业链所有生产设备的一次搞定。
王浩然现在想的是:芯片生产线搞定之后,怎么来布置这个完全的芯片生产产业链?
因为,它工序很长嘛!每一道关键的大工序,都可以单独建立一个大企业来负责了。
建在京城的话,这边好像水资源不够丰富。
而芯片生产需要的水是比较多的。
思来想去的,王浩然还是决定,那就把芯片的生产环节全都放在吴锡以及周边吧。
长三角水资源发达,高等院校林立,而且,水网丰富,运输方便。
不过,芯片的设计研发这一块儿还是放在京城这里。
王浩然还琢磨着,等到芯片生产线搞定并可以开始生产之后,他还要解决一些当务之急:电话程控交换机一定要搞定了!还有就是先进的炮瞄雷达也要解决一下。
还有,为了更好地进行侦察,还需要发射更先进的侦察卫星……
提到侦察卫星,那恐怕还要解决一下太赫兹波合成孔径雷达以及高清鹰眼相机。
需要做的工作还是相当多的。
慢慢来吧,虽然时间紧急,但是只要抓住关键,有条不紊地去做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浩然当然不会忘了个人电脑这个重要的产品,也要抓紧时间给搞定了。
王浩然正在这么做着规划思考呢,刘先超亲自找了过来。
“浩然,有个鹰家的记者想要采访你,上面也批准了,你准备一下吧。”刘先超说道。
王浩然问:“哪个媒体的记者?”
刘先超说:“钮约时报的吧?叫什么珍妮.巴斯的。”
王浩然马上就知道,此女就是上次在国家大礼堂追着他采访的那女记者。
他对她印象可深刻着呢。
“哦!这女人我有印象。”
王浩然就说了上次领奖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刘先超登时就有点儿警惕:“这么说,对方可是没按什么好心啊。”
王浩然笑了笑说道:“可以这么说吧,如今在咱们国内的所有的打着各种商贸呀、媒体记者旗号的鹰家的人,都是细作!”
刘先超皱眉道:“那怎么办?”
“这次采访好像是外交方面协调的。”
“你也知道,咱们如今正在跟鹰家谈建交的事情。”
王浩然说:“那就见见呗。看看对方到底想干啥。”
刘先超摇头:“不行,我必须得跟上面把情况说明一下。”
“我觉得这次对你的采访有危险有问题!”
王浩然说:“估计最大的危险就是想玩点儿小招啥的,比如,邀请我去他们那儿访问,提出什么科研方面的合作,希望我能在他们那儿著名的大学访学或者兼任教职啥的!”
“只要不为所动就好了嘛!”
刘先超眨眨眼:“那浩然你会接受对方的邀请吗?”
“我听说,鹰家很发达,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就算是饭馆里刷个碗都能赚几十倍于咱们这边的工资。”
王浩然笑了笑说道:“刘校长你可是有点儿小瞧了我啊!”
“我可是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
“也许鹰家现在比咱们好很多,但是,我的根在龙国!我为什么不用双手去建设自己的祖国,让她能够重新恢复昔日汉唐的荣光呢?”
“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自己那一点小小的私利,那他的一生再怎么锦衣玉食,注定也是速朽而且毫无意义的!”
刘先超听完,默默地点点头,他说:“浩然,我就知道,你是个极其靠谱的年轻人!”
“既然你认为可以接受一下采访,那就按你的想法来吧。”
“不过,你接受采访的时候,咱们学校保卫科的人会陪在你旁边。”
王浩然说:“我知道了。”
……
钮约时报女记者珍妮为了能够采访到王浩然可谓是使尽了手段。
最终,她终于获得了采访王浩然的机会,不过,采访的时间最多只能有半个小时。
珍妮信心满满,她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