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最高奖赏是人民的认可 (第3/5页)
赞美诗2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妮回去之后,她马上就写了个报道。
其实她的报道有时候就是情报。
她这次写的文章差不多可以算作是王浩然的一个传记。
如今的鹰家,王浩然也是有相当大的热度的。
如果有一篇关于王浩然的传记类的文章出现,绝对会很有热度。
在珍妮的笔下,王浩然信念坚定,百毒不侵,而且聪明异常。
“他是龙国最重要的科技新秀,如今他正在熠熠闪耀。很遗憾,他不是我们鹰家的人!而且,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得到他。”
“我有一种担心:他会给我们鹰家带来很大的麻烦……”
钮约时报是鹰家最重要的纸媒,它不仅在鹰家,在全世界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这么一篇重磅新闻报道出来之后,王浩然在鹰家的知名度更加直线飙升。
当然,国内的媒体也是会转载这篇文章的。
《人民报就做了全文转发。
王浩然在国内的影响力因为这篇文章而再度飙升。
当然,王浩然对此是不太关心的。
他现在全身心地继续扑在了芯片生产线的研发中去。
虽然他将绝大部分的任务都分解出来。
但他的工作量仍然是相当之大的。
毕竟,他负责的是整合嘛!
而且,他还要对团队成员做出来的系列的成果给予肯定和宣传表扬。
在宣传范开勇和林万钧之后,王浩然又相继地推出了一系列的重特大成果。
比如:清华的团队合作伙伴按照王浩然的指导方案研究出来了世界领先的光刻胶与光刻显影液。
清华的物理学家李清河研究出来了更先进的光刻机光源激光发生器,这个装置可以发射出更纯净的紫外光。而纯净的紫外光可以让光刻效果变得更好。
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围绕着光刻机生产线,重大突破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出现。
而王浩然本人推出来的成果就是先进的盘古架构的单片机还有先进的传感器。
前面说过,单片机是1970年代初才出现的新鲜玩意。
单片机在很多产品上都能使用,它可以丰富产品的功能,让操作变得更加的便利。
即便是在蜥方国家,如今单片机都还是高精尖的科技,是被严格要求封锁的技术。
而今,王浩然获得了这方面的重大突破!
这对于龙国来说,绝对是个划时代的重大成果!
王浩然将单片机和先进传感器成果公布出来之后,全国再次为之轰动了。
七机部的负责人石勇军看到王浩然发明国产先进单片机的新闻之后,他当时就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本来是想要给王浩然打个电话,邀请对方过来谈谈。
不过,石勇军后来一想,这样是不妥的,是对人才的极大的不尊重。
石勇军就决定,他要亲自去拜访一下王浩然。
他当天就跟京城工业学院取得了联系。
他是直接给校长刘先超打电话。
刘先超接到石勇军的电话之前,他才刚刚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教育部门最终批准了京城工业学院改名为京城理工大学的申请!
也就是说,以后京城工业学院就要改大学了。
刘先超看着新的校名,他是越看越喜欢的。
刘先超心想,还真的是叫做大学更大气一些呢。
刘先超正打算让办公室的人下发各通知,告知一下全校的师生,然后再联系一下记者,将京城工业学院改名这个事情公告出去的时候,石勇军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石勇军跟刘先超说明了自己要见王浩然谈谈的目的。
刘先超自然是满口答应:“那没问题,勇军同志,要不,就让浩然同志去向您汇报一下工作呗。”
石勇军笑道:“还是我去找浩然同志谈谈吧。现在可是我们需要他的帮助啊!”
“他的那个单片机对我们航天这一块非常重要。”
“我们现在很需要他的这个成果。”
刘先超说:“那,好吧,我这就去通知浩然通知,您直接过来就是了。”
挂了电话,刘先超就去找王浩然。
王浩然正在材料系的实验室里跟张爱民等人忙碌着。
“浩然,手头的活儿先放一下,等会儿,七机部的石勇军同志要过来拜访你。”刘先超喜气洋洋地说道。
王浩然就叮嘱了张爱民等人几句,他跟着刘先超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
“石勇军同志这是冲着我的单片机来的吧?”王浩然问道。
刘先超大笑:“哈哈!被你猜出来了。”
“的确是这样!”
“咱们的航天系统是非常需要单片机的。毕竟,不管是火箭还是导弹都需要更精密的控制。”
王浩然说:“这我知道,后面单片机量产了,肯定优先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