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第209章 蜂窝网络装置【求全订】 (第3/4页)
赞美诗2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雾添花cdij.cn),接着再看更方便。
们自己投资建厂吧。”
孙晓宇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的汗,说:“好的,我会,把这个传达给斯捷潘。”
“斯捷潘还想要见见您,您见吗?”
领导想了一下,说道:“见见也是可以的。”
“他们过来投资建厂,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就要鼓励!”
孙晓宇走后,领导就给王浩然打了个电话,跟他说了一下波音投资的事情。
“你是怎么想的?”
王浩然微笑着说道:“他们就是过来想要扼杀我们的大飞机啊。”
“您看了他们媒体上的报道了吧?各种污蔑、诋毁,泼脏水。然后现在又要主动来投资,还要占据魔飞的主导权。”
“他们太会算计了。”
领导说:“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可以让他们来投资,这是好事儿。”
“但他们投资需要另起炉灶,自己建厂。”
王浩然点头说:“这样的安排才是最妥当的。”
“我们绝对不能为了吸引投资而各种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对我们没有好处。”
……
斯捷潘在龙国待了三天。
不过,最终他很失望。
因为,他的如意算盘并没有能够打响。
他最后只得到一个承诺:如果他愿意投资10亿在龙国建立波音飞机的总装厂,那么,龙国愿意在未来十年内购买一百架波音飞机。
这在他看来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
最终,他不得不失望而去。
改进后的运10首次试飞大获成功,这也促进了龙国第一架电子战飞机的制造。
运10首次试飞之后,接下来就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试飞。
试飞就是为了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一系列的试飞之后,都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那么定型也就快了。
当然,试飞是一点也不能马虎的。
在严格的试飞流程结束之前,王浩然不打算仓促就开始改装大型电子战飞机。
同时呢,他也在琢磨一个问题。
那就是:是搞一个综合型的预警+电子战飞机,还是将两者分开来搞?
空中预警机,肯定是要搞的。
因为,那相当于一个空中指挥平台。
大功率的雷达被搬上飞机,可以探测数百公里外的区域,那就相当于将预警来袭之敌的范围大幅度增加。
原来只能搞陆地大型雷达来警戒,毕竟是有限制的。
有了空中雷达预警,就能真正实现对空中、海上来袭之敌的快速反击。
有时候,功能越多,其实反倒并不是太好。
思来想去的,王浩然还是决定,把大型电子战飞机和预警机分开来打造。
之所以有了电子战吊舱之后,还要造大型电子战飞机,是因为大型飞机,可以挟带功率更大的干扰天线,甚至可以干扰两三百公里之外的目标。
而专门的预警机,则直接打造空中预警指挥平台,指挥己方战机进行快速打击。
如今,犹撒用的预警机是e2c。
这款预警机1971年首飞,目前已经服役10年以上。
它也是出口最多的预警机,犹撒的小跟班几乎都有购买。
不过,讲真,它其实已经落伍了。
因为,它用的居然还是多普勒脉冲雷达。
而现在,王浩然已经把可以机载的相控阵雷达给研制出来。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功能强大,可以360度无死角预警,追踪的目标可以多打六七十个甚至上百个。
那可是比多普勒脉冲雷达强大了不知道多少。
犹撒的e2c可是一直用到了新世纪的20年代。
它后来虽然推出了改进版e2d,也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产量捉襟现肘,它自己都没有,先提供给了袋鼠。
也就是说,只要龙国现在推出有源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就要比犹撒和熊先进了很多。
搞出先进的预警机,然后再配合歼十战机的大规模量产服役,这绝对会让龙国的空军力量大幅度提升。
这么一想,王浩然觉得,先把预警机搞出来或许更好一些。
毕竟,现在电子战吊舱已经出现,并且已经开始在歼十上装备。
电子战这一块儿暂时应该已经足够用了。
如今,第一批歼十共20架刚刚服役。
分别是南边10架,北边10架。
王浩然主意打定,他就开始带领团队继续完善机载相控阵雷达以及整套的预警机系统。
机载相控阵雷达有如下几个技术难点:
其一,宽带多功能射频处理技术难题的解决依赖于改进pga芯片性能,对于定制硅芯片也是有较高的要求的。
所以,必须得不断地推进这方面的芯片的研究,使其能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