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1150章 波澜微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0章 波澜微起(3 / 4)

幽州不能往中原运送足够的马匹,用不过几年,恐怕我大魏,再无可用之骑兵矣!”

侍立在一旁的司马师,有些迟疑地问道:

“大人,此事有没有可能,是王元伯(即王雄)不欲向洛阳送马,这才托辞如此?”

司马懿摇头:

“不大可能。据说许昌那边,去年也没有收到多少马匹,可笑那曹爽,居然刚一开春,就连续派人前去幽州索要马匹。”

说到这里,司马懿脸上就是露出有些不屑的笑容:

“曹爽竖子,不过纨绔子弟耳,赖宗亲身份,方能骤掌大权,岂知治国之道?”

开春正是马匹最虚弱的时候。

吃了一个冬天干草的马匹,终于能吃上新鲜的草料,稍不注意,就会拉稀生病。

莫说是幽州塞外的胡人,就是幽州本地自己所养的那点马,也要小心伺候。

曹爽这个时候催着人送马,不是强人所难是什么?

司马师脸上却是没有半点高兴之色:

“大人,这样的话,恐怕幽州那边,更不会给我们送马了。我们可如何是好?”

饶是司马懿老谋深算,面对眼下的情况,也是觉得棘手。

“世人皆道冯明文自出道以来,领兵上阵,从无一败,乃是当世名将。”

“但在吾看来,此人之诡计算计,更在领兵之上。”

司马懿叹息,“若是孙德达(即孙礼)仍为冀州刺史,吾未必不能谋划一番。”

“可惜啊,孙德达终究还是被曹爽贬为了庶民,此时的冀州刺史桓范,乃是曹爽同乡。”

“洛阳与幽州,隔了这么一个冀州,却是让吾有心无力。”

“曹爽占据大义,偏偏又不懂大局,幽州若当真如吾所料,被冯明文算计,待中原无战马之时,恐怕便是吾等为冯明文所擒之日。”

看到大人如此悲观,司马师心里一沉:

“大人,那岂不是说,蜀魏对峙,这拖得越久,对大魏就越是不利?”

司马懿苦笑:

“此乃显而易见之事,何须再问?”

明明知道对方的打算,可自己却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根本没有太好的反制办法。

这简直就是一种慢性死亡。

司马懿父子俩人,同时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大人,我们既然猜到了冯明文的算计,那要不要告诉王元伯?”

“王元伯非庸人也,就算一开始他不知道,但到了这个时候,想来他已经反应过来了。”

司马懿说着,然后又摇了摇头:

“可是即便如此,只怕他单靠幽州,亦难以破解冯明文的布局。”

应该说,这已经不是算计了,而是庙算,比拼的是双方的国力。

汉国掌握着可以把羊毛纺织成毛料的技术,单单靠收羊毛,就足以收服胡人之心。

大魏就算是想要学,时间也来不及了。

而且未必能学得到。

更别说汉国国力之强盛,已经超过了大魏。

这不是司马懿畏敌的托词,而是一个事实。

因为从杨仪带过来的汉国机密看,光是一个铁甲骑军,所代表的意义,就已经足以让人惊惧。

别人或许只看到那些让人惊骇的盔甲兵器,精兵战马。

但司马懿是什么人?

他看得要比别人更远。

他深深知道,这些东西背后,是代表着由无数钱粮堆积起来的雄厚国力。

想到这里,已经过了耳顺之年的司马懿,竟是有些萧索:

“秦为何能灭六国?强国,精兵,坐拥天下地利,反观关东六国,即便合纵,亦难一心,最终被秦国逐一而灭。”

“如今的汉国,比秦国还要强几分,毕竟秦国那时候,可没有凉州。”

“而我们呢?”司马懿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南边,“与当年关东六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