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然忽然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她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着明夏。
“今天是车队离开小河村的第八天。”明夏道。
话音落下,陶希然豆大的眼泪扑簌簌止不住的往下掉,她用力摇了摇头,强忍住哭腔,声音有些干涩,像是从喉咙里生生挤出来的一样。
“不对,不对,肯定是有哪里搞错了,不会的……”陶希然越说,她似乎想要说服自己,可是越说,就越是觉得心慌,以至于最后连安慰的话都说不出口了。
陶希然努力睁大眼睛看着明夏,试图从明夏这里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可她却根本分不出神去擦,而是依旧执拗的盯着明夏。
仿佛只要明夏否认,她就愿意无条件的相信从她口中说出的每一句话。
可是让她失望了,明夏看着她,良久后,低声道:“车队,是从洛州出发的第九天失联的。”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不需要明夏继续说,陶希然已然明白了。
如果她们推算的时间线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一切都已经迟了,她们来的时间太迟了。
“不……失联并不意味着就已经遇袭,有的时候没有消息,可能才是最好的消息。”
仔细思考着明夏的话,将所有已知的线索全部串联起来,陶希然的头脑居然奇迹般的逐渐冷静下来。
虽然这番话当中有很强的自我安慰性质,可在没有找到车队之前,陶希然不想放弃,更不想明夏放弃。
明夏反复咀嚼着陶希然的话,或许她说得对,尽管希望渺茫,但现在放弃未免太早了一些。
她好像有些太过于依赖原身留下的那些记忆,记忆是可能存在偏差的,她们好不容易才走到这里。
只是,有些地方似乎还是说不太通,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
车队在小河村停留了吗,如果车队真的在小河村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久,为什么会停留,只是因为修整才停留的吗?
张婶为什么要说谎,又为什么要故意模糊有关车队的细节?是担心她们会对车队不利吗,可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一开始在她们询问的时候装作不知情不就好了吗。
以及,叶父为什么要那么着急把女儿叶枝嫁出去,张婶夫妻又为什么宁可在安全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也要将一对儿女托付给她们这两个相处不到三天的陌生人?
“别回来,走的远远地,永远也不要再回来……”
一个母亲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她似乎笃定了小河村即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可是为什么呢,一个普通到不能更普通的小小村子能发生什么事情呢?
即便日军真的打过来,举家迁徙才是正确合理的做法吧,就像是之前王家村那样,在知道战火即将烧过来前,收拾东西及时弃家而逃不是更好吗。
但张婶什么宁愿将儿女托付给陌生人,也不愿意自己带着孩子一起离开呢。
之前在小河村打听车队消息的时候,明夏留意到村子里不少人家的家门上都贴着红色的喜字,从小孩子口中得知,这段时间光是出嫁的姑娘就有七八户人家。
如此匆忙又密集的喜事,到底是为什么,真的只是为了躲避不知道何时会出现的战乱吗?
躲避战乱的话,难道不应该是举家迁徙吗,为什么只单单把孩子远远嫁出去。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盘踞在明夏的脑海里,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好像是被丢进了复杂又繁琐的迷宫,明明手里就握着迷宫出口的钥匙,却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简单的修整之后,翌日天还没亮,明夏和陶希然便已经重新踏上了寻找车队的路程。
比较幸运的是,两人终于赶在日落前翻越了这座山,并且在山下遇到了一个商队,通过和对方交谈之后,得知他们此行正是要前去海州躲避战乱。
在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