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13章 不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不配(2 / 8)

不禁苦笑。做得到做不到,难道是他们其中哪一个愿意就可以的?

“但不知陛下会让朝廷如何支持办理此事?”朱元璋问出心中疑惑的同时,有人站了出来。

考中进士,得以入朝为官的杨士奇,虽为最末的官吏,但有了上朝的资格,也是不怕事的站出来,就站在众人可以看见他的位置对朱元璋提出问题。

朱元璋半眯起眼睛瞅了杨士奇半响,“这是新科进士?”

虽知是新科进士,可是人太多了,朱元璋没能记住他们所有人的名字。

“杨士奇!”太子接过话,这个人太子早年就从朱雄英和朱至的信里听说过他了,当看到进士的名单有他的名字时,当时太子就在第一时间让人调来他的文章,不得不承认,确实很有见地,是个人才。

朝会之上,其实似他们这些小官轻易是不会开口的,但杨士奇问了,朱元璋就得回答。

“你想要朝廷怎么支持?”朱元璋满意于终于有人愿意出面,不管这个出面是为了什么,只要有人接话就很好。

“西安可成事,皆因上下一心。各方通力合作。”杨士奇就事论事,“人、钱皆须到位。”

谁都知道这个道理,正是因为都清楚,因此才觉得难。

“若朕可以保证这一点,你敢让应天变得跟西安一样吗?”朱元璋有此问,杨士奇既然敢出这个面,代表着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件事未必不会落到他的身上。

满殿的臣子果真无人听出朱雄英所说的西安一系列事中,所费的人力和财力?

但他们太清楚大明的家底,岂敢保证他们有心办事,后面都能配合?

况且,青.楼之地,秦淮河上,牵扯了多少人的利益,那远非一个西安可比。谁要是揽下此事,得做好准备。

“臣敢。”可是,杨士奇游历四方,既长了见识的同时,也见到了大明的第三代是什么样子。

大明是真正的有心人,有心于救那些苦命的女子脱离苦海。

纵知晓此事千难万难,并没有因此而有所迟疑,反而更坚定。

既为人臣,本就为君为民,若能救人于苦海,试问他何以不为?

杨士奇知道,不管是太子或是朱雄英都喜欢干实事的人,因而他们若想平步青云,须得有不怕事的决心。

恰好,杨士奇并不怕事,尤其不怕在做可以解救万民的事时遇上何种困难。

“好!”朱元璋赞许一声,很是满意。“年轻人就该是这个样子,行事知难却不退,敢于担事。好!”

朱元璋赞许着好,也不能只一味的赞许好而已。

“从现在开始,各部衙门还有应天的军队都配合他的行事。”朱元璋下令,这刚好也是杨士奇所追求的。

“另外要多少钱你跟朕提,朕一定会满足你。”朱元璋没有忘记刚刚说好的人和财都得配合上。

既然答应了,朱元璋还得让人办事,那就得该配合的配合上。

“必不负陛下所望。”杨士奇立刻拜谢朱元璋。

“让这些老臣看看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朱元璋扫过底下的这些臣子们,并不掩饰自己对他们这些老臣的不满。

的确,这些老臣们已经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够久,久得几乎已经忘记他们为何读书,为何为官。

朱元璋是高兴了,可是不高兴的人大有人在,尤其朱元璋更是称赞杨士奇初生牛犊不畏虎。

但是,杨士奇可也不是背后没人。

一番交锋在所难免,而这一切何尝不是对杨士奇的考验。

“那个叫陈亘的女子倒是有几份本事。”私底下,朱元璋和太子、朱雄英评价起陈亘来。

陈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西安的情况变成现在朱元璋满意的样子,更是让朱雄英当成例子,向朱元璋进言。可以看出朱雄英对陈亘评价不低。

“是。”朱雄英这么回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