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儒生的地位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使这群人在后世顺利地逼逼赖赖了几千年。
而且更双标的是。
同样是出于文化上的一统需要,都对百花开放的思想进行了钳制。他“焚书”的行为被颠来倒去骂了很多年,而“罢黜百家”的儒学却成了所谓的正统。
可惜这页页史书自上古来,便是由成功者所撰写的。
夏安夷小声道:“其实也不算吧……儒学在一些为人处世的哲理上,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在现代也备受推崇。”
只是在“罢黜百家”之后,其作为利于统治者的一面存活下来并不断拔高,在代代“新儒学”的演绎后,与战国时代最初的思想有了较大区别。
独属于君子之风的一面慢慢削弱,而变成了封建的框架和三纲五常,变成了强者规训弱者、冠冕堂皇的工具。
嬴政面无表情地等着底下的儒生,将一堆讨伐的废话讲完。
他淡淡道:“你确定?那朕倒是有些好奇,他们能说出什么为人处世的哲理来。”
于是,只见半晌后。
发话的儒生讲完大道理,又继续指手画脚着道:“何况周礼不可废,陛下你尚未加冠,冠冕上的珠玉怎可有十二道,这于礼不合。”
迅速打脸的夏安夷:“……”
这群人怎么连头上的东西都要管,这么闲。
幸好老祖宗只学了椅子没学会翘二郎腿,不然还不被这群儒生喷出各式的花样来。
“历来各国诸侯的冠冕,只有九道珠玉,陛下你这是僭越啊!”
实际上自礼崩乐坏以后,连鲁国大夫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子除了口诛笔伐一番,对这礼制的崩坏也有心无力。
只是秦灭东周后,秦王的冠冕,便一直是这十二道珠玉了。
这群儒生这时候提起来,应当是见他许久没有反驳,所以瞬间胆大妄为了不少。
嬴政原本权当这群人在讲废话,习惯了左耳进右耳出。反正他几道命令已经下了,对方也拦不住开渠、攻韩国的步伐。
他若是怼了对方,万一这群小心眼的酸儒,日后口诛笔伐一番。那他本就“暴君”的形象,就更加岌岌可危了。
只是下一秒。
听到对方连自己的衣着都开始管了,他不由掀了下眼:“周王城都已经没了许多年了,何故还将周礼,作为克己复礼的标准。”
“不觉得无聊至极吗?”
“你若是不愿拿这秦国的俸禄,倒也可选择去、那颓圮的周都城住上几天。”
夏安夷:“……”
颓圮的周都城,确定不是什么荒凉的乱葬岗吗,喊人家去住上几天。
不愧是老祖宗,他只是偶尔犯困了,怼人的话语虽迟但到。
先前学历史时,她还想过对方在儒生的笔下,显出一个极为险恶的暴君形象。应当是作为一个沉默寡言的君主,说不过那些巧舌如灿莲的儒生。
但换个思路呢?
万一是对方太能怼人,那些儒生吃了大亏。于是记仇在心,终于在之后能摆脱这被怼的阴影,终于能出了一口气。
也不是没有可能。
被怼的儒生似是愣了下,随即语气微颤着道:“老臣自昭襄王时代便已追随,陛下何故出此言折辱!”
“先人曾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对着这样的长篇大论,嬴政不语。
夏安夷看到APP屏幕上,团子版老祖宗在特效动画的衬托下,上方冒出了一个空白的框框,显示此刻无语而不耐烦的状态。
别说,还挺生动的。
她等了很久,都没见对方怼回去,于是悄声问了句。
嬴政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来:“朕不想与他多言,讨论这些不过是浪费时间。”
虽然这群逼逼赖赖的儒生很烦,但几代来的秦国君主都未曾除掉他们。一是为了彰显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