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人的年岁不二十七八,与他们见到的“鬼魂”有些出入。 “杜春形不算强壮,也没有长久风吹日晒的痕迹,所以我猜他应该不是做苦力的,也并非农户。之前我们在槐树下看到的那个鬼魂,两只手很粗糙,手心有茧子,应该长久握持什么东西,才会留下厚厚的茧。” “我觉得……这个叫杜春的工匠,最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听完她的分析,二人都觉得颇有道理。 “您观察得可真细致,我也觉得杜春最有可能。这样来,就能节省不少时间了。” 找到那具尸骨的份,再查明死因,便能结案了。 江采霜弯起唇角笑了笑,又想起件,“有没有通知官府,把后山那具尸体收了?” “您放心,我已经跟官府的人说了,他们今日就会派人去收尸。” 尸骨散落得七零八落,得多派几个人去收拾,仵作也会跟着起。 等确认了死份,再通知家里人来领走尸。 既然发杜春最有可能是他们要找的人,江采霜三人便循着案档的记载,找到了杜春家里。 他们家位于城中的处临街胡同,白墙青瓦的进小院。院落不大,墙之隔的地方就是外面人来人往的长街,颇为吵嚷。 这片是官府划分出的地界,住着的都是工匠屠贩,不允许随更改居处。屋舍拥挤,四四方方的院落像口朝的井,艳阳也落不进多少日光。 江采霜前叩响门扉。 因着临街的巷子吵闹,敲了半门,才有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姗姗来迟地来开门。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有两个幼童左右藏在她腿后面,怯生生地往外看。 “们是……”妇人疑惑问。 江采霜答话:“请问这里是杜春的家吗?” 妇人迟疑着点,“他是我官人,们有什么吗?” “我们是官府的人,有些想同打听打听。” “官府?”妇人细眉微蹙,小声嘀咕了句:“没听大伯说啊……” 见江采霜生得灵秀清丽,又是青白日的大街,妇人倒也没太多防备,让开子请他们进来了。 进到拥挤的小院,里面地方不大,果然阴翳潮湿。 院子里有个坐在木墩,弯腰洗衣做活的婆子。 “刘婆婆,烦请照看下荣儿,我跟这几位有话要说。”妇人己怀中的孩童,交给了那位刘婆婆。 刘婆婆擦干手的水,站起抱住小娃娃,和善地应声:“哎,您放心忙去吧。” 杜家娘子请江采霜三人进去,给他们了茶。 江采霜不着痕迹地打量这户人家,屋舍虽小,堂屋陈设倒是不简陋,好几件家具看去都是新打的,桐油刷得油亮。 可后山槐树下的鬼魂,看起来分明得穷困,家中怎么会买得起新家具,能雇人帮忙照看孩子? 难道是找错了? 江采霜压下疑惑,先问了问杜春的情况,“我们在查桩案子,调查官府案档的时候,看到了杜春失踪的消息。” “是……官人去岁便失踪不见了。”杜家娘子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