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给他们看了各地大长公主和藩王的请奏,问他们都有什么看法。 二皇子原本还在禁足,今日特殊情况,回去之后还是要继续禁足的。即使如此,但太子不在,他最年长,便最先说来。 “儿臣以为,陈王势大,这几年虽然看似安分,但青州富庶,实力不可估量。若是此番准允这诸多藩王齐聚青州,怕是徒生隐患。故而提议驳回诸请。” 皇帝显然也是这个想法,但如果按照这个想法去做,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才会问问他们的看法。 “儿臣倒是和二皇兄意见相左。”三皇子不慌不忙的说来,“陈王是有钱无兵,各地藩王一举一动也都在皇城的监视下,若是父皇准允他们前往青州吊唁,他们自己便会惶恐,岂敢生出不轨之意!如此还要感念皇恩,得以收拢人心。所以儿臣提议准允诸请。” 三皇子自小就是二皇子党,少有这种意见相背的时候。 三皇子的说法也有些道理,也算是有了新的思路。 皇帝又看了看四皇子和五皇子,五皇子年纪小、没主见,本不做他的指望,但现在太子不在,既然要重新考察众皇子,便也一视同仁的喊过来。 四皇子还没有正式参政,平日里也甚少发表政见,这次却主动在两个哥哥说完之后接下了话。 “父皇,儿臣有不同看法!” 皇帝、二皇子、三皇子都齐齐看向他,无非就是让他们去,或者不让他们去,有第三种意见?难不成是去一部分,不去一部分? “二皇兄提议驳回藩王请求,三皇兄说准允藩王请求,都有不同的考量和侧重点。但依儿臣所见,便是要他们去!” 众人有些疑惑,那这不就是和三皇子是一样的说法了。 四皇子继续道来:“不是他们想去,而是父皇要他们去。” 皇帝、二皇子、三皇子:??? “陈王说是势大,是谁在说?一直是皇城在说,皇城在忌惮!皇城忌惮是因为离得远,生怕他在背后做什么小动作,而我们发现不了,所以开始怀疑,但他实际上有没有那个念头,我们不知道,所以揪心、忧愁的一直是我们,陈王会忧心吗?” “青州是先帝自己做主给陈王的,皇城只能白白忌惮,什么也做不了。如今陈老太妃去了,不正好给了皇城一个打探青州的机会吗?” “他们想去青州,不管是不是嘴上说的为了告慰太宗皇帝,都只能是!父皇乃太宗嫡长子嫡长孙继位,比起他们的心情更甚。所以,父皇不是天恩在上准允他们的奏请,而是后嗣孝心,请他们去!” 同是答应他们去,但换了个说法,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允他们,倒万般不至于生出反心,但肯定多多少少会有些意见;若允他们,怕是徒生隐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皇子的提议虽是有些冒险,但好像一下子把所有人都拿捏住了。 皇帝有些心动了,但还不至于一下拿定主意。 “儿臣听闻,姑祖连上书三封,也是为了奏请去青州吊唁。儿臣斗胆提议,不仅让她们都去,便是姑祖也去!” 众皇子不知道李婠南身负国运,但这么多年的来,不可能一点苗头都想不到。 皇帝听闻,变了神色,但一瞬又掩盖了下去。 复而听四皇子接着说来:“姑祖身份贵重,本是不可轻易离开皇城,以免出现差池。但二皇兄的提议也在理,若是有人异心,以姑祖之身份地位可压制所有人。姑祖一人,可千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