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王家村?" 探春将油壁大车的车帘揭开一点儿子,透过那条细缝向外看。 如今已经入秋,天气渐渐转冷。原本因为花田和脂粉作坊而热闹无比的王家村也冷清下来不少。 但正是因为如今不是季节,王家村人总得把春夏两季来不及干的那些活儿都给干了。所以探春从那窄窄的一条缝隙中看出去的时候,就见各处村民正在修缮房屋、扩建院落。 一阵凉意被秋风顺着车帘的细缝卷进来,探春顺势放下车帘,转头看向坐在身边的白嬷嬷——这位是去年刚从宫中出来荣养的,但因为家道中落,亲族零散,无人供养,只能在各家王府与世家大户之间辗转,暂时做一个“供奉嬷嬷”。贾母找到她的时候,据说这位白嬷嬷还挺高兴的。 这几日相处下来,探春开始了解这位白嬷嬷,而对方看来也很明白贾母将她放在探春身边的意思,对探春独自一人出门并未表示任何反对——毕竟探春也不能说是“独自”出门,不是还有她白嬷嬷陪着吗? 几辆大车缓缓行至王家村中这一座泥墙灰瓦的院落跟前。自有贾府的管事上前叫门。探春的丫鬟侍书撩开车帘,从外头探身进来。 "姑娘,咱们这的得在这儿住一阵吗?" 小丫鬟看起来是被王家村的一片“土气”景象给吓到了。 但是侍书一向很怕新来的白嬷嬷,一见到白嬷嬷在车中正襟危坐着,而自家小姐甚至还斜签在身体坐在一旁相陪,顿时什么也不敢说,放下车帘就缩了出去。 ”三姑娘,你如何想?" 白嬷嬷莫测高深地开口相询。 探春想了想,道: "能出来看看,也是一种历练。" 她答得很含糊,试探白嬷嬷的反应。就见白嬷嬷微不可察地点点头,似乎觉得探春的回答并没有什么不得体的,反而很合自己的心意。 "多谢嬷嬷愿意陪探春到此,探春日后必有回报。"探春心中牢牢记着宝钗劝她“广纳羽翼”的话,心想许是这白嬷嬷也能成为自己的一枚“羽翼”。 "姑娘,前头刘姥姥亲自出来相迎了。"侍书又打了帘子进来报告。探春听凤姐说过,刘姥姥是位有年纪的长辈了,岂有让年纪大的老人家亲自来迎 的道理? 探春忙命侍书打了车帘子,她身边白嬷嬷板着面孔,先从车中下来,像那画儿上贴的门神一般杵在道旁,然后才是探春,由侍书扶了出来。 周围已经事先“清场”,外男全都被贾府的管家暂时“请走”了。就剩几位其貌不扬的村妇在探头探脑,只不过表情也是见怪不怪——毕竟城里豪阔的国公府来人到她们村里已经来过好几次,如今不再是什么大新闻了。 然而探春却真正是大开眼界——眼前一处院落,围墙俱是黄泥夯土所筑就的,上面挂着一圈各种各样的干菜正在晒着,长的短的,灰的黄的,应有尽有院门是黄杨木的,眼下正敞着,。院外有一座土井,井旁堆着桔穆辘转之类。院内隐约可见堆着不少刚收下来的果菜,瓠子倭瓜之类。 比起大观园中的稻香村来,这里的陈设十分凌乱,确实是乡里农户之家不假,但凌乱之中透着勃勃生气。 一位白发老妪精神矍铄,立在院门口,笑着迎接探春。想必就是刘姥姥了。"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俊的姐儿!" 待探春上前,刘姥姥拉着她的手左看右看。探春也留神刘姥姥的装扮,见对方身上衣物都是半旧的,衣料也朴素,但都浆洗得一尘不染,周周正正,令人觉得眼前这位虽然家中贫寒,但却是一位诚实本分,骨子里又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