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巧的侄子吃饭时没捧稳,把陶碗落到地上摔碎了,还被她大哥打了两巴掌。
对于农户来说,但凡是需要用铜钱买的东西,那都是很珍贵的,要是摔了磕了,那都是会心疼的。
那些水晶杯每一只都很好看,程丹巧也确实想要,但是最后她还是克制住了,觉得这东西虽好,但是拿在自己手里,也可能会成为祸端。
因为之前云景给的那些红薯和土豆,这段时间程父可没少和家里的人叮嘱,让他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烂在肚子里,绝对不能去外面招摇。
程丹巧平日里也没少听人家说谁谁家里的传家宝被某官吏惦记上了,懂事一些的,自觉点送出去,也就算了,遇到那些骨头稍微一点的,说不定的被那些官吏折腾到家破人亡才算完。
对于程家这样的农户来说,在和平年代想要生存就不容易了,更别说现在这种战乱年代了,要是运气不好,哪一天被那些军爷直接砍死了,都只能怪自己倒霉。
所以程丹巧觉得水晶杯这种招眼的东西,自己还是不要为好,抱着这样的想法,她目不斜视的走出了生活用品区。
然而从生活用品区出来就是粮油区,这下程丹巧的脚就像是生了根一样,怎么都抬不起来了。
那白米,那白|面,也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那真是白得耀眼,程丹巧凑近了一看,那米里面竟然连一粒稻谷都没有,就连碎米都找不出几粒。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米都是这样,旁边一个柜子里的米看着就要碎一些,很多都是半粒米,然而就算是这样,在程丹巧看来,也算是舂得很好的米了。
在古代给稻谷脱粒的方式只有舂,因为技术落后,舂出来的米总是碎粒居多,还带着不少的米糠。
最后经过一道道的筛选,把米分成上中下三等,这最上等的,自然就是整粒整粒的白米了,这样的米在粮店卖得最贵,能买到二十几文钱一升。
这些精米主要是买个镇上的那些商户,整整的达官贵族,是不用从外面买米的,他们家里的庄子,平常产出的粮食就足够他们吃了,而且留下最好的精米后,他们还能把剩下的米卖给粮铺,这就是一个庄子一年到头最主要的进项了。
放在以前,就程丹巧家这种农户,就是最下等带着米糠的碎米,一年也是舍不得吃几次的。
还有那白|面,前两天程树在镇上买回来的白面比这可差远了,也不知这些白面是用什么样的磨磨的,看着竟然一点碎麦粒都没有。
超市的粮食区其实并不算大,但是程丹巧一样一样看过去,也耽搁了不少时间。
最后程丹巧没有动超市里的那些米面,只往购物车里放了一桶油。
五升的豆油,程家之前囤了一些粮食,一家人吃到开春绝对没有问题,但是这油,家里是真没有多少。
在程丹巧生活的世界,除了荤油之外,也有植物油,豆油、芝麻油这些,花银子也能买到。
不过这黄豆出油量很少,所以这豆油的价格比荤油还贵,一般人家里是舍不得买的。
程王氏的娘家小王村就有一个榨油坊吗,还是她的族叔经营的,前些年小王氏嫁过来的时候,为了面上好看,程王氏咬牙买了一罐豆油回来整治席面。
也得亏有这么一遭,不然这大豆油摆在程丹巧面前,她可能都认不出来了。
要知道程家拢共就只买过这么一次豆油,平常吃的都是荤油。
过年的时候去肉摊上买上一块肥油,小心的把荤油提炼出来,然后装在陶罐里。
程家装油的陶罐很小,就比程丹巧的巴掌稍微大一点的陶罐了,就那么一小罐子油,要从年初吃到年尾。
每次程丹巧炒菜的时候,都舍不得多放油,就是用一小团干净的棉布,在油罐里面蹭一蹭,然后再把带着油星的棉布在陶釜里面抹两下,就算是放了油了。
对于程丹巧来说,这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