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接连跳级,搞得村里都说杨盼盼才是最会教孩子的,比她们这些村小学的老师都强。
虽然知道这事儿她没理由怨杨盼盼,但从那以后她就没再上过杨盼盼家的门。
可高考就在眼下,她就算是厚着脸皮也得去借书复习。
比起王卫红,常去杨盼盼家的孙娜知道的内情更多一点,说实在的,她都有点怀疑杨盼盼一家是不是早就知道高考会恢复,不然为什么会这么重视学习。
杨盼盼三年多没下过地,连猪崽子都只养了一年,一个已经结了婚的人,课程安排得比学校的学生都紧凑,如果说只是单纯的热爱学习,那未免也太过了吧。
家里的小孩也是,大的个个跳级,小的早早地就被送到公社去上育红班,村里上育红班的小孩,虎子不止是头一个还是唯一一个。
以前只觉得这一家人特立独行,现在再看,人家哪是特立独行,分明是高瞻远瞩,早就料定了高考会恢复。
也是,国家就算今年不恢复高考,也迟早会恢复高考的,都什么年代了,只靠推荐上大学那怎么能行。
翻翻历史书就能知道,倒行逆施只能是一时的,长久不了。
她现在只觉得自己太蠢了,关键的事情上不动脑子,不然也该早早准备起来的。
“行,咱们仨也别空着手去,给人家拎点东西,现在就去,晚了可能书都被借出去了。”孙娜当机立断。
村里可不止就她们这几个知青,还有很多像杨盼盼一样和本地人结婚的知青,以前那是没有法子,现在有机会了,谁不想回城上大学。
都知道程作家是个能挣钱也能花钱的主儿,家里不缺好东西。
孙娜和张跃进带上了家里寄来的熏肉,因为他们上个月结婚嘛,家里头收到消息后给寄过来的贺礼,王卫红则是拿上了她这两天刚织好的毛衣,洗过了还没上身。
“虎子,你爸妈呢?”孙娜有些着急的问道,也顾不上去摸一摸小家伙肥嘟嘟的脸蛋了,要知道以前她可是最喜欢逗这个小胖孩的。
小孩还是胖乎乎、圆嘟嘟的好看,虎子就是良山村最好看的崽儿。
虎子挺了挺小肚腩,双手背过去,像个威严的小老头一样:“他们在考试,我当老师监考,不能让别人进去打扰,你们有什么事儿先等等,到堂屋来吧。”
考试,监考?三个人一头雾水被领到堂屋,发现堂屋里已经有七八个人在等着了,人人手中拿着一本书,身旁还都放了一杯热水。
顾东主动走上前来,先对着虎子点了点头,然后才道:“张叔、孙姨、王老师,你们也是来借书的吗,初中的,还是高中的?这一堆是初中的,这一堆是高中的,先挑一本看着吧,再有二十分钟,小叔小婶就能出来了。”
王卫红沉默的看着地面上一大一小两堆书,初中的书更多,高中的书则是要少一些,看来在座的手中拿的都是高中教材,倒是都和她的想法一样。
孙娜挑了挑眉:“你小叔小婶他们是在掐着时间模拟考试?”
顾东点了点头:“所以需要你们等一等,家里座位不够了,阿姐已经去隔壁借了。”
孙娜和张跃进夫妻俩相视苦笑。
有的人连书都还没借到,有的人已经在模拟考试了!
王卫红正在挑书的手顿了顿,看来杨盼盼一家是早有准备,人家赌对了,一个小小的良山村就有提前为高考做准备的人,那全国又会有多少人已经做足了准备?
刚刚她脑子光顾着兴奋了,差点就忘了,应届毕业生会跟着她们一块参加考试,还会有像杨盼盼这样早早做足准备的考生。
亏她还在学校教书,怎么就没想到还能参加高考呢!
有人悔恨,有人哀怨,有人泄气,有人紧张,在兴奋过后,众人终于意识到这是一场硬仗。
不过,跟天南海北的很多知青比起来,他们已经算幸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