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天左右,一天200多块钱,这些钱虽然不多,却也足够一个贫困学生安稳度过两个月,年中甚至能攒到下半学年的学费。领到了工资之后,学生们更严格按照许氏的规章制度工作,对比食堂里某些服务态度不是一般差的大妈,许氏的员工每每能让顾客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就这样,热热闹闹的西瓜季开始了。
许氏在门店最显眼的位置准备了试吃区,试吃区的每一块西瓜都至少能让人尝上两三口,学生们一般吃上一块就点到即止,很少有一连试吃好几块的。
清北的学生们更喜欢一个宿舍凑钱攒一个西瓜,教授们则像不要钱似的一整个一整个往家拎,要是遇上家中来客,必然有服务员承担搬运西瓜的任务,就这样,虽然许氏的西瓜数量准备充足,却难免遇上了抢购热潮。
渐渐地,清北的学生察觉到了不对。
青春以北论坛上,某个学生的发帖居然引来了8万浏览量和396条回复,很快就飘了红,标上了Hot的字样。
“隔壁水木居然来我们清北抢许氏西瓜了!”
这个帖子一经发表,就引来了数千关注。
“虽然他们戴着帽子伪装成可爱的清北学子,可我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个谁谁谁不是我高中班的班长吗?这家伙现在在水木读金融,就算我不记得他的脸,我也记得他耳朵上那颗大痣!”
“这么一说,我也突然想起来了,我确实在排队的人里见到了水木的韦才风教授。”
“还有我的高中同学……”
“还有我的……”
“难怪我说最近许氏的西瓜怎么都不够卖不够吃了[怒],叔可忍婶不可忍,吃点西瓜容易吗?居然这么多人来抢!”
“楼主你太单纯了,我们的对手远不止水木一家好吗?[哭],让我来告诉你真相,水木、京农、宇航……京农那群人是最不要脸的,我听到一个内幕消息,京农打算用他们新研发的西瓜品种和许氏换一批成熟西瓜。”
作为当事人,许逸表示,京州农大和他联系的消息是真的。因为怕许逸不答应,他们还找来了许逸的老师潘教授牵线,潘教授本科就是在京农读的,母校有请求,他不好不给面子。
许逸不知道的是,就因为水木、京农一批学生潜入清北购买许氏西瓜,清北论坛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护瓜瓜运动。
具体流程许逸不清楚,还是祝琛和周肃宁告诉他后来告诉他的。
大家自封许氏西瓜保卫者,按院系、班级进行合理划分,分红明确,思路清晰。
早上没课的班级和专业负责排队为全院系购买西瓜,各人的姓名和购买的数量则在前一天晚上由各班统计,报送院系,购买结束后再回宿舍分瓜。
就这样,水木、宇航和京农的学子们屡屡扑空。
但青春以北论坛毕竟不是封闭式的论坛,很快地,各校学生也在各自的论坛上发起了抗议,一方面是针对校方,另一方面则是针对许氏。
“许氏为什么只在清北开门店?这是学校歧视,我代表全体水木学子表示抗议!”
“许氏西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我们要当吃瓜群众!”
事情越来越大,就连京州当地的媒体都开始凑热闹了。水木等各大高校的学生会纷纷向清北学生会发出了抗议:“近水楼台先得了月亮,连丝月光都不肯分,未免太过小气了吧?”
“要不是许逸同学在清北读书,你们牛什么牛?”
更有某位学生才子发表了一篇《讨伐清北檄文》,洋洋洒洒书了三千字,文中倒没批判过于清北强占许氏无耻,而是从80年前写起,强调了清北对于整个京州乃至整个华国发展的巨大作用,最后问了一句:
你清北想当老大人人皆知,可你连一点水果都不肯和大家分,谁肯认你做老大?
这事儿最后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