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已经册立太子,另外几位皇子也都封来郡王,二皇子姬良弼被册为良王,住在良王府。
良王喜好与江湖侠士来往,这倒是方便了张士翼,他直接将太子被俘的消息通过几个江湖侠士的嘴送到良王耳中。
良王得知太子被俘,欣喜的直接丢下几个江湖侠士,直接进了宫。
宣谨帝在德正殿召见了他,因穆桓的一个“败”字,宣谨帝这几日心情很差。
而这差心情,在穆桓闭门谢客,前线久未有捷报传来时更是达到顶峰。
召见良王时,宣谨帝的神阴沉,眉宇间都笼罩着一层阴郁之气,稍稍聪明一些的人,见此情状都不会主动去触帝王的霉头。
但良王被太子又成了俘虏的消息乐得冲昏了头脑,丝毫没有留意到宣谨帝的不悦。
他恭敬的行过礼,“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安。”
宣谨帝掀起眼皮看他一眼,见他穿着常服,并未穿着郡王制服,眉头微拧,“你又去和江湖上那些人鬼混了?”
良王脸色一僵,看了眼身上的衣裳,才意识到他忘记换衣裳了,连忙道:“父皇误会了,儿臣原本是想去猎场打猎,只是半路遇见了几个江湖上的朋友……”
宣谨帝看着他,也不知信没信,“你见朕有什么事?”
对于这个二儿子,宣谨帝还算了解,心思并不在权力上,但他却与太子不对付,经常给太子找麻烦。
良王就等着他问这句话,故作为难道:“父皇,儿臣出城前遇到几个江湖侠士,从他们那得知一件事。”
宣谨帝不在意的随口问:“什么事?”
“父皇,儿臣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但此事事关重大,儿臣觉得还是要告诉父皇一声。”
良王一脸的为难。
宣谨帝最烦他这副模样,沉声道:“有事说事,别在朕面前卖关子。”
良王见宣谨帝语气严厉起来,不敢再故弄玄虚,压低了声音道:“回父皇,儿臣听那几个江湖朋友说,太子殿下又被敌国俘虏了。”
“啪嗒”一声,宣谨帝手中的毛笔落到纸上,将他写好的字玷污。
宣谨帝却没有心思去看,而是定定的望着良王,“你说什么?”
良王又说了一遍,“太子殿下又被俘虏了。”
他语气虽然沉重,但任谁都听得出他尾音上扬,带着难掩的幸灾乐祸。
宣谨帝深吸了一口气,怒斥他,“这么荒唐的消息你也信?”
良王纳闷道:“父皇不信吗?他们没有必要骗儿臣啊,而且想知道此事是真是假,父皇派人去前线瞧一瞧不就成了。”
宣谨帝脸色难看的瞪着他,抄起手边的奏折直接砸向他,“愚蠢!若是太子被俘,前线早该有消息传来,还用得着你在这道听途说吗?!这明显就是有心人宣扬出来动摇军心的谣言,你竟也相信!”
“滚!给朕滚出去!朕看见你就心烦!”
良王缩了缩脖子,避开砸过来的奏折。
他不太明白宣谨帝怎么突然就发火了,他没什么其他本事,见好就溜的本事倒有几分。
“父皇息怒,儿臣这就滚,这就滚哈。”
良王脚底抹油,飞快的溜走了。
他一出德正殿就遇见过来给宣谨帝送汤羹的柔妃。
柔妃面容清丽,眉眼如水,像是出水芙蓉一般清丽淡雅。
她看见逃一般走出来的良王,往殿内扫了几眼,无奈道:“你又在你父皇面前说太子的坏话了?”
良王躬身给柔妃行礼,不服气道:“母妃可别冤枉我,我没说太子坏话,我就说了几句实话。”
柔妃了解良王的秉性,他给太子添堵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她没兴趣探究。
摆手道:“你赶紧出宫吧,别在宫里头碍你父皇的眼。”
“母妃!”良王脸色微变。
柔妃淡淡的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