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早朝(2)
胡旦强颜欢笑,正要开口,却被周桓打断。“户部递上的帐,全年税收两千万,可单从这唐毅府上搜出的财产,便少有五百万。“周桓步上台阶,回首看向众人,“一个小小的锦州刺史,当真是一人揽尽天下财啊。”
众臣跪地伏首,可周桓却忽然发作,怒道:“这么个贪官,在东南为祸这么些年,你们御史台是干什么吃的!”
众官之中,本一直无声的御史大夫赵梓明顿时惶恐:“臣有罪!”“你确实有罪。"周桓看向他,“当了十多年的御史大夫,一件有用的事都没成,朝廷留着你吃空饷的?”
赵梓明瑟缩不敢言。
周桓开口道:“兰台任重,赵梓明无能胜任,渎职多年,为祸朝廷,着免去官职,流放西南。”
“陛……陛下……”赵梓明仰头,怎么也没想到,这晋昭入朝状告唐毅,最后竞是罢的自己的官,他张张嘴,却不敢求饶,只能转头看向赵渭求救。赵渭垂首,心里也是无奈,没了赵梓明,只怕他们往后都要束手束脚,可如今陛下盛怒,他若开口,只怕更是要牵连赵家。赵梓明看着赵渭无言,心底凉了半截,心知此事没有转圜余地了,他面如死灰,叩首下拜:“罪臣,谢陛下隆恩。”赵梓明被人带下去后,周桓似是想起什么,转头看向台下一块空处,他问赵渭道:“林世则呢?病了这些日子,也该好了吧。”赵渭连忙拱手道:“林大人是中了热暑,加之年岁愈长,去看的大夫说,只怕要数月不能下榻了。”
周桓皱眉,对叶康道:“找个太医给他看看。”叶康应声,赵渭恭维道:“陛下仁德,臣代林大人谢过了。”周桓没有理会赵渭,只垂首看着下面跪着的一群人,他道:“都别跪着了,起来吧。”
等众人谢过后起身,周桓又道:“唐毅,罢职抄家,随赵梓明一道,流放西南开垦荒地。那个段从开,也一样。锦州其余官员由御史台监察,凡与唐毅等人同流合污者,一律按律问罪。新任刺史任命前,锦州暂由…”说到这里,周桓语气一顿,看高岳、晋昭等人。高岳道:“李大人年事已高,只怕难当大任。”晋昭亦垂首道:“微臣上任锦州不过三月,只怕也难当此任。”周桓轻笑:“那倒是难了,何人能当此任?”晋昭沉默不语。
高岳应声道:“臣闻锦州有一参军裴筵,是个能臣,或能担此任。”“哦?“周桓看向晋昭,“你去锦州,可与此人接触过?”晋昭颔首:“一面之缘,裴大人总是在东南抗倭。”“好!"周桓回到龙椅上,目光掠过为首的胡旦,又看向谭屹,道,“那锦州之案查明前,他便暂任锦州刺史。”
一切总算尘埃落定,周桓看向晋昭。
“至于晋昭。“周桓看向一边的周蒙,“太子以为,当如何处置?”忽然被周桓喊到,周蒙一怔,转而又极快地瞟了眼晋昭,转头对周桓道:“儿臣以为,晋昭虽有小过,但今日殿中弹劾,揭锦州丑闻,也算功劳一件,功过相抵,父皇可不罚他。”
周桓却笑了,他看向晋昭:“听到了吗?太子替你求情呢。”晋昭却不领情,她对着周蒙一拜,转而又对周桓道:“微臣谢太子美意,只是,今日上殿弹劾,实为被动之举,算不得功。锦州一案至今才送至御前,是臣无能,还请陛下恩准臣,罢职去官。”
听闻晋昭此言,周蒙不免沉下脸来,可周桓却笑了,显然心情极佳。“朕认为太子说的不错,爱卿何必妄自菲薄?罢职一语,不可再说了。“周桓起身,接过叶康递上的诏书,缓步踏下阶梯,行至晋昭面前,“让你去锦州,委屈你了。”
晋昭拱手:“臣不敢…”
“说来,七月,你要及冠了吧?“周桓打断晋昭的话,眉眼含笑,似是仁君慈父,“你无父无母,朕这为君的,自然便有照拂之责。你留在京中,将及冠礼过完,再去任职,这些时日,城东的青竹居,赏给你做宅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