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四十六章 过个好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章 过个好年(1 / 2)

第四十六章 过个好年

洪武十八年年末,老朱回到宫里,稍微待了几天清闲日子。

去后宫陪陪皇后,在书房看看奏折,又或者许久没跟后宫的妃子们折腾折腾,再生几个皇子公主之类。

说真的。

老朱还是很牵挂明末的情况。

他感觉这样的乱世才适合自己,虽然过了几天相对舒服的日子,但难免回想起刀尖舔血的生活,就不免很是让人怀念。

更何况这还是他经历过的事情——王朝末年,率军起义,推翻旧政,重新制定一个新的秩序。

所以在过了几天清闲生活之后,老朱就又有些蠢蠢欲动,想去明末。

这时候离过年都还有七八天时间。

十二月二十三日,临近年底,南京城反倒没有再下雪了,冷风呼啸,城内张灯结彩,人人都穿着棉衣,街道热闹非凡。

来来往往的百姓穿梭市井间,各街道新建了很多派出所,由应天府衙门管理,同时还有锦衣卫暗探穿梭其间,以应对日益增多的人口带来的治安压力。

宫中西华门附近,位于武英殿西南的新建的角楼上,老朱正在用望远镜看着下方远处的街道盛景。

原来皇宫也有角楼,但不是很高,就是两丈左右的瞭望楼,而且都是木制结构,不是很安全。因此老朱下令新建水泥角楼,高五丈,也就是十六米左右,能俯瞰整座城池。

这依旧是他的军事习惯,如此皇宫就能监视整个城内情况,若有异变,立即就能传达指令。

在望远镜中,过玄津桥,曾经萧瑟的大通街、太平街、长安街等街道人山人海,无数百姓拥挤在其中,周围还有大量新建的坊市与街道,更远的地方,甚至还有高楼。

可以预见的是,眼下大明已经正在进入发展的轨道上。

后世我国摸着鹰酱过河,如今大明摸着后世我国过河。工业建设,城市建设一样不落,几年内完成什么目标,今年的指标和任务又是什么,做得清清楚楚。

看到下方的城中百姓有条不紊地生活,城内的建设也在有序进行,老朱忍不住感慨道:“标儿确实比我更会治国啊。”

“太伯爷本来就有久的政治经验,懂得治国也很正常,何况还有那么多后世理论。”

朱云峰在旁边也眺目观望。

说实话。

虽然他和季赫属于未知世界探索玩家,早期该给的政治理论都已经交出去了,也没什么可以实际操作的地方。

但看到他键政交出去的成绩,看到今天大明的发展,心里还是有一股自豪感。

哪怕这些并不是他做出来的,是朱标干的。

可如果没有他兢兢业业地搞键政,帮朱标从老朱那搞到权力,帮朱标做发展规划以及疯狂搬运物资过来,也没有大明的今天。

所以现在国家治理确实是朱标做得好,但难道自己就没有个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的功劳吗?

没道理的。

四舍五入一下,如今大明那也是自己一手建设出来,总归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成就。

“标儿在的话,我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老朱说了这句,随后又皱眉道:“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怕他过于劳累,如今偶感风寒已经不是什么大病,就怕疲惫过度造成身体损伤。”

“这个简单。”

朱云峰随口说道:“那就把权力和责任层层往下降就是了,布政司太拗口,改省吧。按照我们后世划分,设立各省,可以延续布政司施政、按察使刑法、御史监管、都司军权四套班子。把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开,给予地方更大的自主发展权力。这样地方可以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发展产业,增加主观能动性,中央朝廷则只需要进行大方向上的布局,需要操劳的事也会少很多。”

“给予地方更大的权力?”

老朱皱起眉头。

他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