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现代拿来现成的高产红薯土豆,再辅佐农家肥的制作方法,就能够让北方有所产出。
这样一来,南方在小冰河时期夏天至少有一季度的水稻,北方在春夏秋季节可以想办法种种小麦和红薯土豆,兴许就能缓解目前崇祯朝极大的粮食危机。
而就在朱云峰在北京当皇帝的时候,老朱依旧龟速前进,现在也才刚刚进入河北,预计至少要到七月份才能抵达北京。
除了他带了大量辎重比较慢以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朱棣在沿途没处理的事情他要处理。
包括处决叛国投降官员,杀大量地主劣绅,解放生产力,分发土地给百姓,将查抄的所得用于赈灾,并且鼓励当地流民开荒,兴修水利等等。
这些东西其实不能完全解决大明现有的问题,但却可以简单粗暴地把主要病根给除掉,之后的一些小病小患便能慢慢休养。
因此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却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毕竟相比于在原本就腐朽破败的房子上缝缝补补,当个水泥匠。拆了重建,显然要比前者划算得多。
数日后,到六月二十日,朱棣快赶到山海关之时,多尔衮撤兵了。
此次入关,他损失惨重。
在城墙上和明军拉锯战死伤了三四千人。
本来这只是小伤亡。
结果周安率领的部队赶到,几乎是残忍地屠杀了他在东罗城上的守军。
加上他沿途歼灭的两支千人小队和多铎的部队,林林总总,加起来多尔衮伤亡已经上万。
虽然大部分都是汉八旗和蒙古八旗,以及吴三桂、三顺王、一顺公、外藩蒙古、外藩朝鲜等从属军队伍。
但满清建奴的壮丁也伤亡了三千人左右。
这对于丁口本就比较少的满人来说,无异于是个重大打击,几乎是整个满清族群部落四十分之一的死伤,可谓伤筋动骨。
本来如果还有夺取山海关的机会,即便付出惨痛代价,也未尝不能继续。
然而他们好不容易夺下的东罗城都被抢走,甚至对方百余人还出城挑衅,下战书要求野外大战。
满清军队内部已经是士气低落,被打得都没有继续再战的勇气。
见此多尔衮再蠢也知道该撤兵了。
夜里时分,为了防止明军突袭,多尔衮分批次撤退,第一波在六月十八日,接着是昨日,再到今日,最后一批撤走。
他令吴三桂断后,自己率领主力跑回了宁远。
最后就是一场夺取山海关的大战,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
很快时间也慢慢来到了七月初。
小朱棣到了山海关后发现建奴逃跑了,让他很是遗憾。
不过老朱却不许他追。
还是那个问题,你轻骑出动暴打满清没问题。
然而人是要吃饭的,大批辎重粮草都在老朱那,子弹炮弹粮食各类物资。
深入东北无人机电池储备也是个问题,虽然是夏天,但小冰河时期的东北经常下暴雪,都没什么太阳。
因此老朱让他等自己把大批物资运达再说。
七月中旬,老朱终于到了北京。
崇祯朝乾清宫内。
朱云峰穿着他自己的那身亲王衮龙服,坐在原来崇祯坐的龙椅上。
下面是蒋德璟、方岳贡、范景文、邱瑜、倪元璐、孙传庭六名内阁大学士,及吏部尚书李遇知、刑部尚书孟兆祥、礼部尚书林欲楫三人。
第八十章 老朱到北京
其中范景文兼任工部尚书,倪元璐兼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王家彦在山海关。
因此目前大明高层就只有九个。
另外旁边还有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王承恩作为秉笔太监本应该也在,但他去服侍崇祯去了。
“殿下,昨日又往陕西运了一批赈灾粮,虽然这次查抄出数千万两白银及大批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