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世子稳重点> 第二百零五章 令许掳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五章 令许掳掠(1 / 3)

第二百零五章 令许掳掠

赵孝骞献的计策其实没什么高明的,都是兵法里写烂的招数。

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说的每句话,都是可以堂堂正正说给敌人听的阳谋。

阳谋,最是无解。

宋军围盐州,你救不救?不救我就打你西夏的国都了。

宋军弃盐州,分兵四散,在你西夏境内到处杀人放火,袭扰城池村庄部落,你追不追?不追我就奸淫掳掠,把你西夏国搅得乌烟瘴气。

你如果要追,我宋军分兵七八股甚至十几股小部队,你怎么追?除了分兵,还能怎么追?

五千火枪兵入西夏境内,犯下的罪行更是令人发指,你打不打?

一万两万集结起来,五千火枪兵轻松灭之,如果配上战马,发挥高机动性,我特么能一路打到西夏西边的甘州和肃州。

你气急败坏,再次纠集数十万大军围剿我,那么原本分散各处的章楶麾下宋军又要调皮了,就问你一句,顾头不顾腚,屁股还要不要?

战争,也是讲究节奏的。

三十万敌军入寇攻城,本来大宋陷入了被动防守,但赵孝骞的这条计策一出,局面瞬间翻盘,大宋主动掌握了节奏,西夏军不由自主便被牵着鼻子走了。

谁掌握了节奏,谁就是战争最后的赢家。

这就是赵孝骞这条阳谋的厉害之处。

现在最大的风险是,龙卫营的五千火枪兵,究竟能不能扛得住。

毕竟最后西夏所有的兵力一定会集中到这五千火枪兵身上,如果扛不住,那么前面赵孝骞讲的一切都无效,甚至宋军有被西夏军全歼的风险。

赵孝骞倒是不焦虑,谁说我一定要硬扛?敌人如果太多,打不过我就跑呗。

当年的霍去病是怎么干的?八百轻骑将匈奴的后方搅了个天翻地覆,我特么五千人马还带着超越现代兵器的火枪,这都扛不住,我不白来了吗。

事关重大,正堂内众人陷入沉默。

章楶阖目沉思,细细地推敲赵孝骞刚才的建议,每个细节都在他脑海中过了几遍。

良久,章楶睁开眼,缓缓道:“郡侯之计,可行!”

众将纷纷将目光投向二人。

章楶却朝赵孝骞赞许地一笑:“老夫与汴京同僚常有通信,据闻汴京城中出了一位宗亲少年,甚得官家器重,老夫本以为言过其实,没想到今日郡侯却教老夫开了眼。”

“不愧是少年英雄,能被官家如此器重,果真是有些斤两的,此战过后,老夫愿与郡侯平辈论交,战后庆功,当浮一大白。”

赵孝骞扯了扯脸皮。

欣赏归欣赏,敬重归敬重,但喝酒……我只跟娘们儿喝,跟糟老头儿喝不了一点。

章楶环视众将,沉声道:“便依郡侯之计,众将马上整顿麾下兵马,派出快马传令各城兵马集结,备妥后勤粮草军械,明日一早出兵盐州!”

众将起身抱拳,轰然应是。

众人散去后,章楶正要对赵孝骞说点什么,赵孝骞却抢先开口了。

“章帅,此战出兵宜速,十万火急,最好在三十万敌军抵达洪州之前,我军便已据盐州而望龙州。总之,尽快拿出战果。”

章楶掀眉:“郡侯何故如此急切?”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三十万敌军入寇,消息若传回汴京,朝中诸公有心抵抗者恐怕不多,我担心的是朝中有人会提出议和,若真如此,我大宋戍边将士付出生命节节抵抗的意义何在?”

章楶心中一沉,赵孝骞担心的事,其实他也在担心,不过他是一军主帅,有些话实在不便说。

章楶在西北戍边多年,对西夏采取的防御政策也颇具成效,若朝廷真打算议和,不仅将士们的血白流了,而且他这些年在西北做出的一切努力也成了笑话。

大宋议和,失去的可不仅仅是钱财,还有土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