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就是热衷于名利的,喜欢人上人的感觉,这回虽然大难不死,可是彻底没有了当官的机会了。
他有些学问,可也不想当孩子王了,如果开个私塾教导学生,也是轻车熟路的。可即使是能开个私塾,因为他和北国人同流合污的不光彩历史,也没有人会把孩子送到他面前。
他一开始是在南窑口住的祖屋,袁康看他在回了家以后在本地被人指指点点的,就劝他把房子卖了,和二娘一起搬去万家镇,找个赚钱的营生雇人干。
袁康自己也是在万家镇基地的,平常也方便照顾长辈。
因为万家镇没有人认识他父亲,他父亲就同意了。不同意也不行,总是有人翻出他曾经给北国人卖命的事情,天幸别人还不知道二娘的事。
袁康在街面上还给他买下了一个前店后作坊的房子,让他招揽了人干小作坊。干这些轻工业是可以赚钱的,有儿子指导,都是制作新的金属制品,好卖也没有什么风险。
父亲开作坊可以打发时间,还能赚钱,管着人干活还能体验做东家的快乐。
袁康等到他们搬家到了万家镇,暂时也没有什么好让他制作的,因为产自基地的日用品,各种相似的工厂就有上百个,制作锅碗瓢盆,和人生活相关的器物作坊太多了,利润已经不大了。
房子虽然买下了,袁康也没有决定让父亲干哪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