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海岸
午后的阳光洒在长春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斑驳的光影,房间已布置好,谢知意坐在东厢房的暖阁里,手中捧着一卷书,看似在专注阅读,实则心思早已飘远。
霜降在一旁轻声问道:“贵仪,陛下今日仍未宣召侍寝,可要奴婢去打听打听消息?”
谢知意放下手中书卷,微微摇头,“不必了,这后宫之事,知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连续两天侍寝,风光是风光,可这份荣宠背后,往往伴随着难以预料的危机。
在这后宫之中,盛宠极易招人嫉恨。
霜降见自家主子如此淡然,没再多言,拿起茶壶,为谢知意添了盏茶。
与此同时,太和殿一片和乐融融之象。暖烘烘的日光,透过雕镂精致的窗棂,洋洋洒洒地铺陈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
身着明黄龙袍的萧浔,闲适地靠坐在御座上,面上带着几分饶有兴致的笑意。下首,刚从海外归来的海道副使袁锴,身姿挺拔如松,与一众朝廷重臣错落而立,正就开放海岸这桩于国于民皆大有裨益之事,展开热烈商讨。
袁锴双手稳稳展开一幅绘制精详的海图,其上海域、岛屿、航线,皆密密麻麻,标注分明。
他言辞滔滔,向众人详述海外贸易之巨利:“陛下,微臣此次出海数月,虽所涉国度未广,然已亲见海外诸国之盛景。彼处金银如山积,奇珍异宝充斥闾阎。”
“若我朝开放海岸,与诸国通商,以我朝精妙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必能易来海量真金白银。如此,国库充盈可期,百姓亦可因贸易之利,尽享富足。”
“沿海之地,定呈千帆竞发、百业兴旺之象。且开放海岸后,诸多行业皆可带动。”
“造船业得以大兴,广募工匠,打造更为坚巨之海船,既可充作贸易商船,又能壮我朝水师之威。码头营造、货物装卸、仓储管理等业,亦将蓬勃兴起,吸纳无数劳力,解沿海百姓生计之困。”
“再者,贸易往来可促文化交流,使我朝先进文化远播海外,亦可引入他国新奇工艺与思想,令我朝愈发昌盛。”
话音方落,蜀王萧淙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袁副使之言,切中时弊。开放海岸,于国于民皆有大利。我朝物阜民丰,正可借此良机,扬威海外,互通有无,实乃强国富民之策,臣弟以为可行。”
楚王萧淳亦步其后,朗声道:“陛下,臣附议蜀王所言。海外贸易若兴,不仅可增国库之资,更能带动沿海诸业,使百姓安居乐业。如此善政,望陛下圣裁。”
然三辅臣和六部尚书之中,态度各异。
首辅余瑁神色凝重,躬身禀道:“陛下,开放海岸看似简单,实则牵连甚广。沿海地区民情复杂,有渔民、商贾等不同群体。一旦开放,沿海秩序、外事往来等管理难题接踵而至,稍有差池便会引发民乱与外交纷争,恳请陛下三思。”
户部尚书陈宏忧虑地向前一步,奏道:“陛下,开放海岸虽能充盈国库,但沿海治安若得不到保障,海盗横行,商税征收便会陷入混乱。商税征收需精准规划,否则不仅会流失巨额税款,还可能引发商人不满,必须从长计议。”
第五十八章 海岸
次辅张崇和声进言:“陛下,袁副使所提开放海岸之策,确为国家带来新机遇。海外贸易若能有序开展,可推动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交流。但沿海治安与商税征收问题不容忽视,需制定完备规划,与海关管理、户籍政策等相互协调。臣建议先在部分沿海地区试行,观察成效,再逐步推广。”
末辅闻谦情绪激昂,高声进谏:“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开放海岸能让我朝与世界接轨,彰显大国风范。沿海治安可增派精锐水师,商税征收可设专门税务衙门,文化侵染可通过学堂教育引导民众明辨是非。切不可因困难而错失良机,恳请陛下当机立断,推行此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