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跟父母商量过,想回国内读大学,但由于那时她身体状况不太好,加之她骨子里自带的国人会读书的基因,高中毕业也才十六岁,父母实在舍不得,还是将她留在了身边读大学。
本科读完,许莼研究生选择了中国史专业,申请了国内的大学,有学业需求,父母只能放她离开身边。
她就读的学校是康大,父亲有位相识多年的至交老友恰好就在康城生活。
父母虽答应让她回国,但始终放心不下她,所以,临回国前,父亲特地拜托了这位老友照看她。
据爸爸说,他这位老友端方正直,是个很可靠的人,值得信任和托付。
这几个形容词短语放在一起,再加上,她见过的爸爸其他朋友的日常风格,许莼脑海中已经大致拼凑出了对方是个怎样的人了——
必然是一个极负责任、极严格,甚至会有些古板的长辈。
她甚至都想像出了对方的形象——一个穿着板正的行政夹克,端着搪瓷茶缸,戴黑框眼镜的刚正大叔。
再加上她是远在海外的老友的托付,刚正大叔必定会更加“周全”的“照看”她,甚至可能会为了好给她父母交代,比她父母管束她管束得还严。
而她,人在屋檐下,也不能像在自己的地盘那么随性自在。
那她以后还有什么自由可言?
所以,她便和已经回国的留学生校友方韫计划了接机“大逃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并且计划实施成功。
至于后续问题——
许莼手指托腮,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他接不到我,一定会通知爸爸,可现在爸爸和我天各一方,只能打电话过来骂我一顿了。”
许莼笑着挑眉,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等挨完骂我再跟爸爸妈妈说,事已至此,而且事实证明我可以照顾好自己,不用麻烦别人。事情就解决啦。总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
方韫点点头,随她了。她难得回国,先让她玩尽兴再说。
车子追着夕阳下高架,一路开往酒店。
许莼入住的熙平饭店位于灵康江畔,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曾经享誉中外,至今仍名流聚集。
对于许莼来说,如此一栋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重点保护文物”,她当然是要亲自住一住的。
预订的是位置最好的套房,窗外就是灵康江。
酒店虽然有百年历史,但设施并不陈旧,房间装潢是素淡的宋风,雅致中带着点温馨,许莼很满意。
参观完房间,稍作休息,许莼去洗澡换衣服。
窗外天色已经擦黑,灯光初现,轮船悠悠划过江。
晚上在酒店的楼顶bar,有一场给许莼接风的聚会。
许莼进入大学后,社交圈也有了变化,认识了一些从国内来的留学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所以,她很喜欢和他们交流,在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她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还办过宴会,邀请国内留学生参加。
这几年,陆续有人毕业回国,虽然不能保持时时联系,但也一直关注着对方的社交软件动态。
许莼和方韫上去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到了。
楼顶bar落地窗外夜景繁华,爵士乐烘托得氛围惬意自由,许莼的兴致也被点燃了。
她像终于脱了缰的小马驹,刚得自由,正是撒欢的时候,和朋友一起,举着酒杯随音乐节奏摇晃。
方韫凑到她耳边,低声说:“周煦为了给你接风,开了好几个小时的车从梧城赶过来,你不单独表示一下?”
“刚才跟他说过谢谢的客气话了。”音乐推向高潮,酒吧的气氛也到达顶点,许莼说着话,也不忘举起手挥舞。
“就只说一句谢谢啊?”方韫挤眉弄眼暗示,“我记得你以前挺喜欢他的,现在都在国内,不趁机培养一下感情?”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