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川蜀之国(求月票)
一九五八年九月五号,川蜀之国第一大城市蓉城,火车站。
赵满仓扛着一个包裹,单手又提了一个包裹,漫步走出了火车站出站口。
旁边的陈德宏、张布、刘志虎等人,笑容满面地跟赵满仓挥手告别。
而曾雪瑶她们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因为她们并不是在这里下车。
在出站口扫了一眼,赵满仓很快就看到了前来接自己的同志韩天起,后者正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欢迎赵满仓同志来川蜀之国这几个字。
“同志你好,我是赵满仓,这是我的工作证件,沈保艾同志邀请我来.”
来到韩天起面前,赵满仓微笑着自我介绍道。
听到赵满仓的话,韩天起已经露出笑容,但还是接过前者的工作证,简单查看了一下。
既然赵满仓都提及过沈保艾,所以韩天起自然不会再怀疑其他。
这时代的通信都非常麻烦,自然不可能让韩天起他们提前看过赵满仓的照片。
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只能够通过对话来判断了。
“赵同志,感谢您能够接受我们的邀请,前来我们川蜀之国帮我们.”
韩天起非常兴奋地跟赵满仓握手,十分用力,笑容也格外真诚,语气很激动。
“您不知道,我们那个养殖场,又死了两头林麝,之前花钱收购的林麝,全军覆没了,我们心疼啊.”
“其实我们有邀请大学教授,但他们也很忙,因为最近刚开学,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另外就是林麝养殖都是摸索前进,之前根本没有经验.”
赵满仓闻言,笑了笑。
一九五八年是国内的林麝养殖元年,之前当然没有经验。
就算有,也未必成书传承下来。
就好像东北那一大片原始森林,有不少少数民族,他们很有可能养殖过林麝。
原因也很简单,林麝胆小如鼠,想要猎杀也是需要运气的。
而且只有成年的雄麝体内才有麝香,所以不是说猎杀到了林麝、马麝就可以收获麝香了。
所以,东北那旮旯的部分少数民族有可能养殖过林麝。
但这些经验,可给不了韩天起他们。
至于说川大这些大学教授专家,针对林麝的研究也未必有多深入。
起步难,便是这个原因了。
“八头林麝都死了,确实有点惨。”
顿了顿,赵满仓接着说道: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钢铁厂在军都山那边建了一个养殖场,此前从东北那边抓回来的三十五头林麝,截止我离开京城之前,都还活蹦乱跳.”
“咱们先去养殖场那边看看吧,林麝养殖对卫生场地、食物卫生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韩天起连忙点头,笑着在前面引路。
两人边说边走,然后来到外面,马路上已经停了一辆吉普车。
看到汽车的时候,赵满仓还是挺惊讶的,居然有汽车?
这儿可是川蜀之国啊,又不是京城,一个普通的养殖场单位,居然有汽车?
但很快,韩天起就给他解释清楚了,原来这是专门找其他单位借来撑场面的。
对方如此落落大方,坦率直言,倒是让赵满仓意外不已。
当然,赵满仓也挺佩服对方的,这都敢说。
地方跟首都,果然是很不同。
坐上汽车之后,不到半小时,很快就来到了一处招待所。
按照韩天起的说法,需要在蓉城这边休息一晚上,也算是给赵满仓接风洗尘,然后才会前往马尔康养殖场。
原因也很简单,从蓉城这边前往马尔康养殖场,距离足足有三百公里,最关键的是走山路,十分的困难。
换句话说,从这里前往马尔康那边,最少需要一天半左右的时间,自然需要好好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