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消化了一下游雾州说的话。
她好像避不开和他结婚的事情。
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让她回来,如果再早些,她肯定不会去跳河。
越想越头痛,余银拍了拍脑袋,她实在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可很害怕像上辈子一样重蹈覆辙。
“有些缘分是注定的,也躲不过去的,可以尝试着走下去,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话是以前游雾州跟她说的。
她不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什么意思,游雾州跟她说是更好的事。
那现在她就看看能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吧,反正游雾州那么聪明,他的话肯定没错。
想到这,余银松了口气,弯了弯眉眼,朝厨房里喊着,“阿娘,我要吃鸡蛋羹。”
“再加点香油,还有花生碎阿娘。”
“游知青,让你见笑了啊。”余阿娘在厨房里对着游雾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绷着脸佯装怒气的说:“这死丫头,一点都不亏她的嘴,不知道那鸡蛋金贵着吗,谁家都这么大姑娘了还吃鸡蛋羹。”
游雾州弯了弯唇角,附和着余阿娘的话:“她刚落水,身子弱,吃点鸡蛋补补正好。”
余阿娘听到这个,脸上顿时笑开花了,装作不经意地说:“这个小鱼儿,平时都让我惯坏了,嘴是一点亏不得。”
怕游雾州误会什么,补充道:“那鸡蛋金贵,都不舍得吃,这不还是想着给她补补。”
游雾州将手里洗过的菜递给余阿娘,依旧是那副挂着淡淡笑容的模样,“我知道,婶子您疼女儿。”
余阿娘一听这个,扬了扬脸,一脸自豪,“十里八村的你出去打听打听,谁不知道余春花多疼孩子,就是让我吃一点苦都没关系,但我的孩子就不行。”
“我那爹死的早,叔婶们见我家没人也不管我们,我娘早产生下他舅就撒手了,那时我还是个姑娘家,就这样一把手给他带大了,你瞧他现在,大队长呢!”
余阿舅听到这话,思绪也有些飘回那些年,他阿姐拉扯他遭受的那些苦难,眼睛有些湿润,“姐不容易啊。”
余阿娘一听这话,摆摆手,脸上的表情有些意味深长,“啥不容易的,都过去了,咱要向前看,金哥儿小鱼儿娶妻嫁人你可待给俺把关好了啊。”
说着朝游雾州看去,不放过他脸上一丝的表情。
不等游雾州开口,余阿舅率先开口,撇了一眼他,“咱游知青那人品没得说,谁不说个这。”
边说边竖起个大拇指。
余阿娘也在一旁帮腔,“可不是嘛,谁要嫁给了游知青,真是没的话说,谁家丈母一听女婿是游知青,那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啊。”
游雾州客气的笑了笑,给了他们一个定心丸,“没有叔婶说的那样好,我外公说过,男子汉大丈夫娶了妻,就要好好对她。”
余阿舅和余阿娘顿时松了口气。
“这话说得对啊,哈哈哈哈哈。”余阿娘铲子一扔,笑得合不拢嘴拍着大腿。
“铲子!铲子!”游雾州提醒着。
“哎,瞧我,高兴的昏过头了……”
不苟言笑的余阿舅,此时也笑了起来,“我也高兴,待会待喝两杯啊。”
厨房里断断续续传来他阿娘和阿舅的欢声笑语,余银有些诧异。
吃晚饭的时候,一碗鸡蛋羹,一盘大葱炒鸡蛋,一份白菜炒肉,再加一份小青菜和土豆丝。
余银撇了撇嘴,“娘,今咋做这么丰盛干嘛,我就吃个鸡蛋羹。”
余阿娘在她胳膊上轻来了一掌,“贵客来了胡说什么呢,今还要感谢游知青的救命之恩。”
“没有游知青,恐怕我们都见不到小鱼儿,你就是我们余家的大恩人啊,这饭菜寒酸了点,你不要嫌弃。”
游雾州帮着将碗筷还摆好,听到这话抬起头,说得谦虚,“客气了婶子,这么丰盛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