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差不多就这样定下来了,余阿娘怕节外生枝,日子就定在了农忙前半个月,到时候房子也起好了,索性农村办婚事也没什么要准备的。
这时候穷,布料也都是那几个颜色,连个好看的颜色在村里都没见过,结婚新娘子做一套红色的衣服更是少见。
主要东西就是洗脸盆,毛巾,水缸,和几床被子,都已经算是很有面子了。
至于三转一响,在市里还成,在农村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东西十来天也足够她们来准备了,结婚也没有其他的规矩,连结婚证都不用领,甚至村里人都没听过有结婚证。
余银是知道的,因为上辈子那个人告诉她,她和游雾州虽然在农村结了婚,但是没有办结婚证,甚至他们上辈子连公社的章都没盖。
严格来说不算是法律上的夫妻。
所以这辈子,余银也才会答应结婚,至于结婚证也不需要办,他到时候想走就可以直接走。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余阿娘一手包揽的,余银倒是乐得自在。
反而游雾州去和余阿舅去搬东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到门口的时候,那些知青们本想问问他,但看到他身边跟着的余阿舅,也都闭上了嘴巴。
昨晚余阿舅来知青点给他拿洗漱的东西,大家都很震惊。
此时正等着他答疑解惑,也是真的生怕他被赖上了。
游雾州让余阿舅先去堂屋里去做会,他东西不多,收拾着也很快。
余阿舅也知道他们有话说,点了下头就在院子里坐着。
见余阿舅没跟着进来,知青们纷纷凑上来问:“真要你娶她?这事再怎么说你也是为了救那丫头,他就是大队长也不能这么不讲理吧。”
“他们心太黑了吧,就这样赖上你,你也心甘情愿?”
“他们昨晚过来拿东西,是不是你昨晚在那家住下了,真要结婚了?”
游雾州嗯了一声,将对余银的那套说辞拿出来,“这次是意外,这样的事如果我不结婚,还会继续发生,若是我哪天真的袖手旁观了怎么办?”
有一个知青有些激烈的说道:“能怎么办,那又不是你的错,她们自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跟你有什么干系。”
那知青前段时间生病了,游雾州帮了他不少忙,他实在见不得游雾州这样的人因为救人被赖上,跟一个村姑结婚。
游雾州拍了拍他肩膀,“可我不可能对一条生命视若无睹。”顿了顿又道:“我也到了该结婚的年纪,现在这样挺好,至少没那么多麻烦了。”
是啊,村支书马上到年龄了,今年余阿舅就可能是村支书了,原本当初他就应该是村支书的位置,他说自己年龄还小,等村支书退休了再说。
今年也不多了。
余阿舅那是余阿娘带大的,可以说没有余阿娘,他根本活不下来,那既是他姐也是他娘。
游雾州跟他们结了亲,可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甚至有什么好的工作,或者回城机会,肯定都是考虑自家人了。
那知青当然知道这点,“那你们如果结婚了就会有孩子,回城的话……。”
“如果真有回城那天的话,那努力就带着她和孩子一起去。”
游雾州无所谓的说,“我家里的情况谁知道什么时候能查清楚,我早晚都还是要下放到农村的。”
“那也不成啊,她可是小学毕业的,你们之间连共同话题也没有。”
游雾州想到其实余银还不想跟他结婚,但他没说,知道他们是为了他着想,但听到有人贬低余银,心里难免会不舒服。
声音也冷了几分,“我现在也是村里人,跟她自然会有话题,共同话题不是靠谁上了多久学决定的,而是全靠个人想不想有。”
那知青讪讪的笑了下,“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担心你……”
话没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