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明星八卦,几人说了一会儿话便打起了扑克牌。
这六人睡没睡,什么时候睡的湘云是一点都不知道。她一觉睡到天大亮,被秦怡从被窝里挖出来的时候都七点多了。
两个小堂哥都放完鞭炮回来在那里跟元奶奶抱怨各自的亲妈呢。
无他,起早给叔伯奶奶拜年得的压岁钱又都被他们老娘没收了。
湘云起来也凑过去给元大伯和元二伯几个磕头拜年,得到的压岁钱同样被秦怡收走了。
不过秦怡做事讲究,人家用了五张一块钱的纸币跟湘云换了那几张一百的。
在小堂哥们看傻子的目光里,湘云淡定的将五块钱装在自己的小衣服兜。
哼,至少她还有五块钱呢。
╮(╯▽╰)╭
早起吃的是昨天的剩菜和新煮的饺子,吃完了也没等元大姑回来哥仨儿便都走了。
这里不遵循初二回娘家的说法,除夕在婆家过了,初一肯定要回娘家的。元卿和秦怡先带着湘云回家,两个大人都换了身衣服又拿了早就准备好的礼这才带着湘云去秦大舅家。
秦姥姥给秦大舅看孩子,这几年一直住在这边,俩口子在车上还商量了一回给俩个孩子多少压岁钱比较不差事。
元家这边就是每个孩子二百,四家都是这个标准,秦怡给出去四百,又从俩妯娌那里收回来了四百。不过元奶奶给三个孩子一人三百块钱压岁钱,这个钱倒是纯赚的。当然了,他们做儿女的也都没少了给元奶奶的孝敬。
不过秦家和元家多少有些不同。
“大哥家两个孩子,一个孩子给三百吧,嫂子要是包五百还没啥,就怕嫂子给咱闺女包了一千。对了,还有我妈呢。每次都是五百一千的。这钱估计也是我哥嫂孝敬她的……”秦怡说话时又回身看了一眼坐在后座儿童椅上的湘云和后座上放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后备厢装了给秦大哥家准备的年礼,湘云的那些东西就都挪到了后座上,秦怡就只好坐在了前面。
“先包三百吧。”今天特别堵车,大多都是出门拜年的,等红灯的时候,元卿转头对秦怡说道:“学校发的那张加油卡,你放哪了?回头走的时候你给大哥大嫂留下。”
以元卿对秦家大嫂的了解,肯定会想到他们会给孩子包三百块的压岁钱,然后包了一千的红包等着他们。如果他们给每个孩子包五百的,就有些像跟大哥大嫂打擂台了。
正好去年教师节时学校发了一张加油卡是五百块钱的,加加减减算下来也就不占便宜了。
元卿不愿意占秦家的便宜,秦怡也不想,对于元卿的提议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加油卡就放在车里,秦怡找出来后又确认了一眼便放在手包里了。
湘云坐在后面啃了一口香蕉,眼睛滴溜溜的转着,耳朵更是竖了起来。
这是一种湘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活。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非常的接地气。
这两年,她知道了土豆多少钱一斤;猪肉的前朝后鞧都是什么价钱;成杯的豆浆一块一杯;还有个头小的鸡蛋一斤有八个,个头大的就只有七个。
对了,这里一斤只有十两,而不是十六两。
经常跟秦怡去菜市场和超市,湘云已经知道一百块钱的购买力是什么了。秦怡总说钱不经花,一百块钱破开了,没两天就花光了。还说她卖一双袜子挣的钱都换不来俩土豆。
不过这话也就元卿信吧,湘云是半个字都不相信的。
元卿有编制,工资有四千二,加上80元的教龄工资和学校每月给的补助,每个月都能拿到五六千元钱的工资。
元卿有工资,秦怡开网店,家里还有房租收入,在他们这座二线城市,元家的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秦怡想送湘云去贵族幼儿园,那开销就大了。
啧,一整套校服就要一千块钱的幼儿园,每年的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