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纪安暗叹,李怀小时候并不是按储君培养,没有学过帝王之术,也没有受过挫,稍有不顺心就叫苦连天。事实上,这只是开始而已。
即便没有天后,发布一道圣旨,也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这其中有很多方利益纠葛,李怀现在仅遇到一点小事就不耐烦,等日后遇到立储、战争等事,又该如何?
但李怀是皇帝,一旦成了皇帝,就算一起长大的好友也不能越过君臣那条线。裴纪安耐着性子,好言劝道:“圣人勿急,治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朝中还有许多臣子愿意为君分忧,圣人耐心等一等就好。”
李怀叹气,他如何不知治国不是一件简单事,他说那些话并不是抱怨治国难,而是抱怨天后专权。
每一个机要位置上都被天后的人占据。李怀登基后,本想大展身手,好好犒劳跟随自己的功臣,但是他翻来覆去,竟找不到一个空缺职位。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人不走,李怀去哪儿封赏自己的人?
尤其是李怀最近新得了皇后和妃嫔,李怀新婚燕尔,很想在贤妻美妾面前表现一二。先帝给天后的父亲、母亲、姐妹都封了爵位,李怀只是想给皇后的父亲升个官,不算过分吧?
然而,仅是这么简单的想法都实现不了。李怀找不到插手之处,这段日子别提多郁闷了。
裴纪安见李怀还是唉声叹气,并没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裴纪安只能说的更明显一点:“众相是为了国家好,所以才对圣旨慎之又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既然是大唐的臣子,自然一心为君分忧。只要圣人谨言慎行,不负上天之德,臣民百姓自然都站在圣人这一边。”
李怀心中一动,似乎听出些什么。是啊,他才是正统天子,他的权力来源于先皇,和天后无关。李怀先封太子,然后登基,无论身份还是程序都再名正言顺不过。天后就算留恋权力,她毕竟已经老了,还能争的过李怀不成?
只要耐心等一等,天后的势力迟早会从朝堂退出,这天下终究是李怀说了算。
·
自从那日在凌波阁和裴纪安谈过后,李怀心情平复很多,面对朝堂局势也不急了。又过了半个月,刘延景进宫来看女儿,李怀听说岳父来了,便跑过来和岳父说话。
皇后刘氏是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陕州刺史刘延景之女。如今刘氏封后,刘延景作为国丈也调回京城。李怀本想给岳父风风光光封个官位,但是三省六部并无空缺,李怀找不到合适的官职,封的低了又有伤皇帝颜面,于是刘延景升官一事就这样耽搁下来。
现在李怀在皇后寝宫看到岳丈,颇有些颜面无光。他有心给自己撑颜面,便说道:“最近皇后时常说后宫寂寞,无人陪她说话。朕打算将国丈封为侍中,这样国丈就可以时常进宫和皇后说话了。”
门下侍中是正二品,再往上只有太师、太傅这类虚衔,可以说是实权文官中的最高品级。刘延景惊讶,站起来道:“圣人抬爱,臣无才无德,怎可领门下宰相之位?”
李怀挥手,毫不在意:“你生了皇后这样的好女儿,便是有功于国,合该大封。”
刘皇后听到皇帝要给父亲升官,当然十分高兴。刘皇后喜笑颜开,但又有些犹豫:“多谢圣人。但父亲并未经任六部,直接升为门下侍中,其他人会不会不同意?”
尤其是天后,突然抬举这么高的官,天后同意吗?
李怀一听,直接激动了:“朕是皇帝,莫说只是一个侍中,朕即使把天下都给国丈,又有何不可?”
刘皇后一听,立刻娇美笑着对皇帝道谢,刘延景脸上也颇为自得。皇后宫里的事很快传到外面,长生殿中,宫女将李怀和刘延景的对话转述给天后,天后听完,轻轻冷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