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法王,修行也有上百年,这才自创大成派,宏扬我佛佛法,护卫末世佛祖声誉。
本人都不敢自称末世佛临,你一个小小僧人,年岁不足三十,竟然敢妾称末世佛祖,自称为末世大法王,简直就是笑话,佛祖之称岂能是你自封的。
今日来此就是要揭开你的假面目,让世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末世佛祖。”
站在三人中左侧的一个中年男子身材并不高大,但却头大耳大,腰身肥胖,看其样子像一个中年发福的圆外郎,到不像一个修佛之人,更不像其口中所言已修行上百年之人。
但他的手中却拿着一把打神锏,有些像寺庙之中弥勒佛背后韦陀神将手中所拿的铁锏,虽然身材肥胖,但也威势不凡。
当然也因此气力到也充足,声音宏亮,这几句话说得到也是掷地有声,遍传四野。
虽然妙相是皇上所封法王,也是末世佛祖,可对于他们而言却并不认此事。
对于修佛之人来说,佛祖最大,皇帝都排不上号,更无权来封。
只是这个大成法王似乎也有自知之明,若说在各地之时,他当然也会自封为末世佛临世了,但今日他的身边还有两位法王,所以他不再自封佛祖临世,其实也是表达了联合的意思。
而像他这样的法王其实在各地至少还有十几个。
而大成法王说完也是看了看身边站在中间的男子,此人头到是光光的而且也穿着一件灰色的僧袍,外加一件宽大的灰色披风,并不是袈裟,样子十分滑稽,但却让人不敢忽视。
“阿弥陀佛,什么大成法王,大成派。
你本说得不错,大家都是佛门弟子,只是看大成法王却无半点佛家弟子的样子,这是为何?
难道是那所寺院之中犯戒被赶出来的和尚,修得几天妖法,就在世间欺世盗名,既然你今日来了,那到是好得很,好得很。”
妙相十分满意,是因为其实大成派他也有所耳闻,在偏南的闽南地方活动得多,影响却也不小,即然称之为法王,那也是一派之主的。
大成法王被妙相如此一说,也是冷哼一声道:“在家修行,这是佛祖之意,心中有佛处处皆是法场,何必非要在寺里修行呢,修行在心不在形。”
大成法王毕竟也是时常游走于民间法王,嘴上功夫自然了得,若没有些嘴皮子功夫,又怎么能蛊惑于普通的百姓,让百姓甘心相信于他就是末世佛祖,又甘心供奉于他呢?
看他的身材就知道,他虽然是修行人,可却也在民间捞了不少油水,才会长得如此肥头大耳的。
(佛家讲供奉其实本也有违佛法的,一个人修行就修行,连自己吃的都要别人供奉,那么何来知道人间疾苦呢,又何来感化百姓呢?
而金刚经里佛祖说过,不要见佛就拜,见庙烧香,所拜之佛非是真佛,真佛无相,更不需要人来烧香,也不需要供奉。
而道家老祖老子道德经说过不尚贤,就是不崇尚于圣贤之人,更不会把自己当作神灵来让人供奉,如果你崇尚圣贤了,那么就与道德经本义,与道本义相背了。
而当年孔子问道于老子,就时常把周公挂在嘴边,被老子痛斥一番。
所以说真的到了佛祖与道祖那种境界,自然是不会做出如此沽名之举的,而到了下面的这些分支教派已然是世俗化的宗教了,在本书里其实是还是延续了民间传闻,佛祖其实就是西化的老子,所以他们的佛义与道义十分相近。
但演化出来的道教与佛教又完全不一样子,道教尚还保持着一些真义,而佛家子弟就不必说了。)
“说得好呀,住家修行,你若连嘴上的贪欲都戒不住,又何来修行修心呢?
敢问另外两位又是什么法王呀?”
妙相并不与这些法王争佛理佛义,而是用通俗的语气来反驳刚才的大成法王,其实非是说给大成法王听的,而是说给普通百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