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边,什么也帮不了你了,其实是对不住你的。可我实在不想在这宫里了。”
哪有母亲和女儿道歉的。诸葛盈眼里含泪,却忍不住笑。她从现代来,完全体谅陆晚亭的想法。她在成为一个母亲之前,首先是她自己呀。
她对着李妙雪的时候是这样想,对着自己的母亲,也是这样想的。
对于陆晚亭来说,宫里一切都那么可憎可厌。她和诸葛晟没有任何感情可言,诸葛晟还害死了她的好友,还换走了她的女儿,害她们母女分隔十多年,还让假货鸠占鹊巢。
她没有一刻不恶心。强撑着将“皇后”的角色扮演了十多年,从无一点错漏,她已经很累了。
人的一辈子能有多长?
剩下的时间里,她想好好地休息一下,也想好好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不再作为陆皇后而活。她就只是陆晚亭而已。
*
第二日的早朝,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早朝。皇帝不在,太上皇时隔十多年,再次坐上皇椅,可他老人家的态度也很明确,并不想趁着儿子生病就夺儿子的权。
这一日,并无人上奏本,而是听从太上皇交代和吩咐。
他们也都知道这一日事关重大,陛下生病,朝政如何处理?还有,陛下究竟病的有多重?还能撑多久?他还没来得及立太子呢。
至于消失的晏君乐,他们虽然也有人关心,但比起更大的事,已经不那么关心了。
太上皇面容严肃,对着朝臣们道:“宣明太子在建元二十二年九月薨,原本调查是乌仪四皇子所害,可朕近日发现,并掌握了实证,宣明太子死于晏君乐与四皇子之手。晏君乐勾结乌仪,为了一己私心,推动当时的二皇子上位,不惜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朕昨日已将晏君乐下狱,交由宗正寺卿诸葛康审理此案,定要还宣明太子一个真相。”
在场不少人都是两朝臣子,对宣明太子印象深刻,每当如今的陛下犯蠢的时候,他们就想起了曾经不知道多好的宣明太子。说句晦气的话,怎么当时被乌仪皇子毒死的不是陛下而是他兄长呢?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嘘。
经过太上皇这么一说,不少人都忍不住大吃一惊,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
太上皇说的很清楚,晏君乐这么做是为了私心,为了“二皇子”。那个二皇子自然是如今的陛下。这么解释就通了,晏君乐和宣明太子无冤无仇,只能是为了利益。他效忠的主子被挡道了,所以他出手了。
难道此事和陛下也有关系?是他授意的么?看太上皇的语气,似乎又不太像……若真是兄弟相残,只怕如今陛下已经不在人世了。
就有人出列发问:“臣请问上皇,乌仪四皇子为何要替晏君乐背锅?他不知道会让乌仪大祸临头么?”
这也是许多人的疑惑。
“乌仪四皇子正是要让乌仪大祸临头。乌仪皇帝年老昏聩,连自己的子女都下手,”太上皇不想说的太难听,可这的确是四皇子做这事的初衷,“他为了报复他的父亲,便引大安动手。”
“何其无耻!”就有人愤怒出言。
“是啊,我们大安这么好的储君,就让他给害死了。”
“还有那晏君乐,实在丧心病狂!”
“之前只说他是被妻子连累,那韩氏调换了自己儿子和定蓟公主,可说不定连同晏君乐,都是同谋!”
“是啊,他如此狠毒,干得出这种事来。”
因为太上皇手里已经有了实证,他们并不怀疑是假的。对宣明太子的死,太上皇绝对是天底下最耿耿于怀的一个,他可能在别的事情上有所隐瞒,但对宣明太子,是绝对不会的。
宣明太子的确死的无辜。诸葛盈听朝臣们议论纷纷,也不由颔首。他们猜的其实也没错。
晏君乐的确参与了换孩子,只是漏算了皇帝罢了。
太上皇让宗正寺卿出马来负责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