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皇后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来。
他们两人对他的疼爱是发自内心的,太子根本不想表现出来让两人担心。
可是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黄玉琪还是发现了异常,不过好在太子的本性并不坏,所以这种影响目前来说还可控。
和黄玉琪学习的这段时间太子学到的最多的就是黄玉琪的那种对学习的态度,所有的东西她没有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批判,也没有第一时间就觉得这东西不好。
所有的东西她都先学,学会了,了解了,然后和以前掌握的东西进行比较,比较过后从中找出两者之间孰优孰劣。
有一次太子实在是好奇她对于儒学的态度,然后就问了,结果答案是,所有人都能学,但是不能只学一种,百家学说最好都能学,尤其是作为一个皇帝,最好都学,这样才能在处理国事的时候选出最适合的方法。
太子表示不可能,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可是黄玉琪的话就是,十八岁以前就该用来学习,而且不能一段时间学一种,而是应该一起学,这才能辩证的接收知识,而不是被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定性了思维。
太子回去后就将黄玉琪和他说的话告诉了自己的父皇,原本官家是不怎么将这话放在心上,可是当她知道黄玉琪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宗师高手的时候整个人也震惊了。
这是皇宫里的暗卫观察后得出的结论,这实在是让人感到震惊。
第二天官家和太子就在御书房内见到了黄玉琪。
当黄玉琪听到他们问她的武功修为的时候,她很自然的承认了,当被问到自己是怎么突破的时候,黄玉琪理所当然的道:“看书啊,我看了很多的书,我们黄家庄里收场的书我都看了,武学的书记看了,四书五经也看了,农学鲁班书,九章算术,这些基本能在书铺里买到的能够学到知识的书籍我都看了。”
官家和太子听了黄玉琪的话都惊呆了,“都,都看了?那么多的书?你就都看完了?你背下来了么?不会告诉我你都背下来了吧?”
太子震惊的不能自已,他觉得父皇已经很博学了,但是听到黄玉琪说的话后他才知道自己这种哪里算是博学。
“背下来么?有的有,有的没有,一些我觉得有用的,鲁班书农学这些背下来了,而且也试过了,医书也全都背下来了,四书五经么,有道理的就背下来了,没道理的我看过就算了。”
黄玉琪说的很理所当然,官家却听得皱起了眉头。
四书五经中哪里来的无用的东西?
“就说礼记里面的啊,抱孙不抱子,这有用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不是也没用么?”黄玉琪没有深入的详细的说的,就举出来的这两个例子已经很充分的表明了她的意思,有用的记着,没用的给批判着。
“你这小姑娘,倒是有想法,不如你来说说国家该如何管理?”
官家笑呵呵的询问。
黄玉琪却是摇了摇头表示,“我就一个练武的,看书看的多那都是纸上谈兵,可不知道怎么管理国家。不过我听说一句话,我觉得应该有用?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在管理庄子的时候试了试,觉得可行。”
太子好奇的看着黄玉琪,“就,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官家皱眉,太子也沉默了下来,黄玉琪这话没错是没错,但是这实干么,却有些麻烦。
“太子现在还小,官家年轻力壮。太子殿下正是学习的时候,官家何不安排太子殿下好好的学习呢?比如说农学,皇宫这么大,找一个偏僻的宫殿开辟一个水田给太子殿下试试,还有其他的,相信朝堂上这么多的大臣总能想到办法让太子殿下学习更多的东西。”
黄玉琪的提议让官家眼睛亮了起来,放儿子出去外面那肯定是不放心,但是在皇宫里找个地方让自家儿子去了解这些东西却没有问题。
这么做官家自己也可以了解这些东西,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