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市中心无法承受这个厂,乔茗茗原本想的也是这个位置。
又是一年,新厂子盖了起来。旧址乔茗茗没放弃,由于厂里效益良好,和厂里商量过后在这里盖几栋宿舍楼,工人们欢呼雀跃。
有了宿舍楼后又盖了座厂里的幼儿园和小学,地盘这么一分,完全剩不下了。
此时厂里人只为房子而高兴,殊不知几十年后,屏北市发展壮大,这块地又地价暴涨之时,无数老员工感慨异常。
哪里不感慨啊,这旧房子一拆,自家直接换两三套的新房,忽然之间儿女都不要愁了,心里不晓得怎么感谢当初那力排众议要留着地皮建楼房的乔厂长呢。
“哎,乔厂长怎么样了?”
小区的树荫下,相处大半辈子的老人们拿着蒲扇,惬意地躺在椅子上扇风。
“嗐,她十年前就退休了,看朋友圈她是满世界转悠。”
“转悠有啥,人家掌舵几十年,把厂子拉扯到这种地步,也该休息休息了。”
“前阵子还在新闻上看到她,她上农业频道嘞,现在还是国内山茶油产业会长来着。”
“当年哪里想到有这好日子。”有位老人眯着眼睛回忆往事,“新厂建好没两年,老马厂长退休,小乔厂长倒是顶了上去。当时咱们还吓得要命呢,一整个厂的前途握在女人手里,哪里能想到人家瞧着不靠谱,但真行。”
“后来突然说要搞研究!又是榨油研究,又是油茶种子研究,还有啥种植研究……哈哈当时全厂人都不晓得她要搞啥。老汪你们还记不记得,这小子跑到老马家里去哭,说小乔厂长要和她丈夫联手,说是要搞裙带关系呢!”
“哪里不记得,可人家是走一步看三步,那时候哪里晓得研究的重要。”
“是嘞,乔厂长天天喊着创新。”
“也是因为这研究创新,咱们阳里山茶油才能成了那啥龙头企业。”
作为老员工,他们很是自豪。
自家的阳里山茶油成了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他们绵山出品的茶油更是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如今有研究所,有种植基地,有生产间,还有大公司……从研究到生产再到售卖,完完全全的一条龙,没人能卡他们脖子。
报纸上都说了,阳里山茶油品质好,不仅国内卖得好,也在国外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我想起来了,那时候小乔厂长不仅说要搞研究,还说不能把眼光放国内,还要看国外。”
有人上心吗?没有,那时候没人觉得自家茶油能在国外做大。
而如今呢,产品从上阳村的那片油茶林开始,销往全国各地,销往世界各地。
灼热的阳光下,上阳村的油茶林依旧郁郁葱葱,散发着蓬勃生机。
只见一号油茶林中树立着几座牌,从乔茗茗到周主任,再到董老三以及宁渝等等人的照片都在上头。
乔茗茗的照片印在最上头,照片旁赫赫写着:乔茗茗,阳里油茶林创始人,阳里油茶研究基地创始人,阳里山茶油有限公司创始人,为我省山茶油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阳光耀眼,照片中乔茗茗年轻的脸庞也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