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胤禑出继,有人跳出来,说胤禛出继胤禑是因为特别偏爱胤禑、是出于私心,说他登基以后不能公正严明,常常报复旧怨、厚恩心腹。
胤禛就不干了,他一向觉得自己是铁血真汉子,大公无我、秉公行政,出继胤禑是因为胤禑合适,况且太后也同意。
这要是搁别的皇帝,查出是谁干的,肯定就直接将人下大狱查办了。偏偏胤禛觉得自己不听信谗言,同样也不畏惧人言,所以他知道后,直接发长文跟谣言硬刚。
圣旨里将他登基以来,降了多少恩和罚了哪些人一一列举,证明他不仅施恩的有宿怨,责罚的也有往日恩宠之人。列举完了又直接点名胤禟和几个大臣,说朕对你们已经足够宽容,你们家中奸恶下人朕都有收到奏报,朕念兄弟、君臣之情不加明讯,你们却不知惜……
巴拉巴拉将这些人骂了一遍,最后警告兄弟和大臣们,不要太过分,最好识相点,成全他欲保全他们的好心。
就这长文的内容和形式,怎么说,弘书梦回上辈子网上那些人扯头花的小作文。
当然便宜爹的文学水平比他们好多了。
但还是好想笑啊!怎么会有皇帝自己下场写文给自己澄清谣言呢!
弘书差点把自己憋死,才把那股子笑意憋下去。
“咳,所以十四叔入宫了吗?”弘书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否则他害怕自己把毓庆宫的房顶笑塌。
朱意远回道:“已入宫,如今应该是在慈宁宫了。”
慈宁宫,十四与太后相对而坐,有些沉默。
“去见过皇上没有?”太后先开口。
十四垂着眼,良久才答:“不曾。”
太后攥紧手中的念珠:“该去见过皇上再来的。”
十四不答。
太后手中念珠转的快了些,突然吩咐道:“去请皇上,过来用午膳。”
“皇额娘!”十四抬头。
太后看着他,神色严厉:“你也知道叫哀家皇额娘?”
十四嘴巴蠕动,半天没说出话来。
太后收回目光,落在暗色的毯子上:“先帝如今停灵在寿皇殿,皇上在那里常设了守灵人,明儿起,你便去寿皇殿给先帝守灵,直到梓宫移送陵寝。”
这是该当的,皇阿玛已经去了快三个月,他才回来,哭灵丧仪一概都错过了。
“是。”十四哑着声音答应。
胤禛来的晚了些:“儿臣给皇额娘请安,方才吏部有急奏,耽搁了些时候。”
“无妨,国事要紧。”太后语气温和,“哀家只是想着许久没与你兄弟二人一起用膳,有些怀念。”
“儿臣也怀念。”胤禛在太后旁边坐下,看向许久未见的同胞弟弟。
屋内一时寂静。
“十四。”太后轻轻叫了一声。
良久,十四才缓缓单膝跪地:“臣,参见皇上。”
“起来吧。”胤禛面不改色,“这一路上辛苦了,不过一会儿还是先去寿皇殿给皇阿玛上柱香。”
太后适时道:“哀家方才与他说了,让他去寿皇殿守灵,直到梓宫移送陵寝。”
“也好。”胤禛点点头,“这也是他的孝心。”
母子三个沉默的用了一顿午膳,胤禛先告辞离开。
在十四要走的时候。
太后叹息一声:“十四啊,先帝让你去西北,是想保全你,希望你不要辜负先帝的心意。”
十四沉默离开,第二天就去寿皇殿守灵。
本来期待着一场大戏的众人没想到十四回来后会直接神隐,竟是吃住在寿皇殿不踏出一步。
暗地里的谋算不说,年氏她们总算都在新宫殿安置好了,胤禛大手一挥,给自己的妾室批发晋封圣旨。
年氏封贵妃,李氏封齐妃,钮祜禄氏封熹妃,宋氏封懋妃,耿氏封裕妃,其他贵人常在不等。
弘书对便宜爹的后宫不怎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