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正交流着,罗威和赵大宝也都回来了,两个人虽然调查的对象不一样,但是带回来的信息却与宁、霍二人以及齐天华那边大同小异。
这一年当中在康养中心过世的老人,虽然有男有女,年纪从八九十岁到七十出头不等,生前曾经从事过的职业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好人。
这个“好人”并不是那种用来调侃或者委婉拒绝别人时发“好人卡”的“好人”,而是实实在在一辈子毫无思绪,为周围人带去了很多帮助,甚至因为自己的付出而改变了别人命运的那种程度。
他们有的是和傅贤海一样,一辈子勤奋工作,资助有困难的孩子继续求学,有的见义勇为,义务守护邻里,还有一位自己父母早逝,在自己因为丧事独自生活的能力,住进康养中心之前,曾经无偿照顾了好几位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让他们晚年有个依靠,替他们养老送终。
可以说这些人哪一个过去做过的好事汇总起来,都不比傅贤海这个道德模范逊色多少,甚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不过像是解淑梅老人那样,因为亲戚并不重视,自己又老年痴呆神志不清醒,导致要不是到她过去生活工作的环境深入走访,根本就没有人知道那些好人好事。
除了这些老人都是做了很多善事的好人之外,他们也还有一个共同点,几乎每个人的晚年都不大幸福,要么因为未婚未育,到了晚年没有直系血亲,只有一些亲戚,因而得不到照顾。
要么就是像傅贤海那样,因为一辈子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去,忽略了与自家儿女的感情交流,导致亲情疏离,几乎断了往来。
可以说,这些好人,他们做了一辈子的好事,但是却落了个晚景凄凉。
但是这里面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吴全仁和吕秀华就是这五个人里面的两个例外。
他们都有非常孝顺的儿女,只不过是因为个人选择或者子女工作繁忙的缘故,才住进了康养中心,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还是可以享受到亲情的滋润的。
“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呢?”罗威一开始接手的时候还倾向于认为傅贤海是死于财产纠葛,认为是他身边有人因为贪念,想要抢着继承他的财产,所以才痛下杀手的,但是查到现在,他反而越来越一头雾水了,“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傅贤海干了什么招人恨的事,结果越查越发现这老爷子人可是真好!
所以后来我就想,那估计这么好的人,对他下手的人是图财吧,毕竟老爷子虽然一辈子积蓄不多,但是一套旧房子,一套新房子,那个市值算下来也够让人起点贪念的了。
可是后来这一查下去,死的不止他自己,其他几位老人也都是一样的一辈子做了不少好事,那这就肯定跟傅贤海的财产没有关系了!
那问题就来了,几个一辈子没伤天害理,没欺男霸女,反而还把好事都快做尽了的善良的老人,怎么就会让人动了想要对他们痛下杀手的念头的呢?!”
“这个问题,我原本在了解傅贤海的情况的时候,就有过一个比较大胆的猜测,只不过没有任何的证据来证明,我自己甚至都会觉得有些荒谬。”宁书艺缓缓叹了一口气,面色略显沉重,“我当时就在想,如果凶手不是我们认为的谋财,也不是寻仇,那么会不会是完全相反的动机呢?
凶手并不觉得自己杀害傅贤海是对这位老人的伤害或者报复,反而认为是对他的一种帮助?”
如果这个说法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提出来,估计其他人都会觉得听着有些莫名其妙,但是现在他们手上有曲以明提供的材料,有从那几位过世老人的亲友处了解到的具体信息,再听宁书艺这么说,不但没有觉得荒谬,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么一说,这种可能的确存在。”霍岩点点头,“傅贤海不管从什么标准去评价,都会给人一种好人没好报的感觉,一辈子尽心尽力为学生,结果到老了之后,身边的人除了图他手里的财产之外,唯一对他真心实意关心的就只有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学生。
并且这样的一种结果,本身也从精神上给傅贤海带来了痛苦折磨。
所以如果有人了解这些情况,或许会认为傅贤海这样日渐衰弱,又被人惦记着财产,苦苦相逼,实在是太过于痛苦,所以想要出手帮好人解脱,确实是符合逻辑的推测。”
“这么去理解的话,确实说得通。”齐天华也接着霍岩的话茬儿说,“就像解淑梅,她也是晚景凄凉,如果不死的话,到期亲戚不给续费,谁也不想去赡养她,到时候一个几乎失去生活能力的老人,不管是被送去条件非常差的养老机构,还是在这些亲戚家里被踢皮球,恐怕都会很惨。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对于她来说,或许确实是一种解脱,凶手应该就是这么想的。”
“可是这也还是有说不通的地方,”罗威表情依旧带着点困惑,“你说解淑梅无儿无女,孤苦无依的,行。
傅贤海呢,有孩子也和没孩子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