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潘厨娘

做得一手好淮扬菜。这种有手艺的,原本是不愁找主家的。

只是那厨娘有一个憨傻的儿子,她一定要带着她的儿子,所以问了好几家都没人要。原本我也有些犹豫,如今看来,家里多养一个男丁,哪怕脑子不灵光,也未必不是好事。”

打定了主意,她当即就把徐寿叫了过来,让徐寿拿了两封厨房新做的点心,趁着中午跑一趟刘妈妈家。

刘妈妈的主业是卖绒线、头花和一些小饰品,靠着中年妇女的身份,经常走访各家,多年来积攒下了人脉,也兼职做牙婆的生意。

因她手艺精巧,做出的绒花、珠花等别具一格,黛玉也时常留她在家里说话,顺便给些工费,让她帮忙串珠花。

她为人也算热心,做牙婆虽是为了多个进项,却不爱那缺德的事。不管是年轻的姑娘,还是颇有姿色的少年,但凡是托到她头上的,她都会尽量给人选一个和善的主家。

黛玉说的那个会做淮扬菜的厨娘姓潘,是因死了丈夫,宗族里欺负她儿子痴傻,强行占了他们的地。

若不是那潘厨娘机警,趁夜带着儿子跑了出来,只怕如今已经被那群如狼似虎的族人分开发卖,天各一方了。

她收拾了细软,带着儿子一路往北走.路上跟了一个商队,虽然花去了身上大半钱财,但好歹母子二人是顺利来到了神京.

潘厨娘相信,凭着自己的厨艺,在神京也能找到一份差事,养活自己和儿子的。

只是神京不比别处,这里的人无论高低贵贱,多少都带着几分独属于天子脚下的傲气。

一开始潘厨娘是想带着儿子进到一家里做工,自己做厨娘,儿子也能找个搬搬扛扛的差事。她儿子虽然脑子不灵光,但却有一把子好力气。

哪曾想,刘妈妈帮着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说她儿子憨傻,说什么都不愿意。就算刘妈妈再三强调潘厨娘的厨艺高超,人家宁愿多给她工钱,也不愿意同时收留她儿子。

叫她儿子一人在外面,她当然不放心。

为了能带着儿子一起,她把条件一降再降,甚至说母子二人只要一份工钱也行。

可谁知她越是如此,越是没人肯用她。

人们都有惯性思维:若她当真厨艺出众,又哪里肯贱卖了自己的手艺?

一来二去的,就耽搁了下来。

眼见身上带的钱已经要见底了,若不是刘妈妈看他们母子可怜,暂借了一间屋子给他们住,只怕早就流落街头了。

徐寿拿着点心过去的时候,刘妈妈正劝潘厨娘呢。让她别那么固执,先找到饭辙再想别的。

而潘厨娘本人,态度也开始软化了。

实在是不软化不行。虽然刘妈妈好心,收留他们住在家里,也从没提过房钱、饭钱。

但她却做不到心安理得地在别人家里白吃白住。

毕竟刘妈妈家里也不是什么富户,平白多出两张嘴来,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正在两人边吃饭边说话的时候,忽然听见了敲门声。

刘妈妈被人找惯了,半点不惊慌,扯着嗓子问道:“谁呀?”边问边放下碗筷去开门。

“刘妈妈,是我,徐家的。”

听见“徐家”二字,刘妈妈心里就有数了,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院门口,一把抽掉门栓,就把院门拉开了。

“哟,原来是你这小子。快进来吧?”刘妈妈侧身把人往里让,满是亲昵地问,“吃饭了吗?我这里正吃这呢,给你添副碗筷?”

“不了,我身上还带着差事呢。”徐寿也没含糊,进门之后就把黛玉吩咐的事说了。

一扭头看见有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站在房檐下,他不由多打量了两眼,问刘妈妈:“这位就是潘嫂子?”

“就是她。怎么样,看着就利索吧?”

徐寿又仔细看了两眼,见她穿着一身极干净的粗布旧衣裳,头上裹着黑纱巾,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的。

最重要的是,面相很和善,看着不像是那等爱挑事的。徐寿悬着的心先放下了一半,笑着点头道:“我看着是好,只是我说了不算,得奶奶点了头才算。”

他和珊瑚已经定婚了,家里的厨房是归珊瑚管的,如今要进新人来,他自然多操心几分。

若是招进来个刺头,日后岂不都是珊瑚的业障?

刘妈妈笑道:“那是自然的。你放心,等吃完了饭,我带她换身干净的衣裳,就给奶奶请安去。”

得了她的准话,徐寿也不多留,把点心给了刘妈妈之后,分别对两人行了礼,就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