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太远的不说,眼下他们要科举,就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影响到他们的排名。
举个例子,他们考试是蒙名的,考官不知道手下的卷子是谁的,也不能从誊抄过的卷子上通过字迹认出来考生是谁,但一个人的文风是可以看出来的,若是一个考生名气大,他的文章、诗词到处传唱,考官也有极大的可能读过,再通过他的文风认出是谁。
如果心里拿捏不定这份卷子是上还是下,知道他是谁、知道他的才名后,很可能会有名气加成。
录取这样的才子,也不会被人误会,甚至可能会成就一段佳话。
但林家一点相关的消息都没透露,这一点贾珠没想明白。
而除了表弟之外,江南文风鼎盛,少年秀才并不算太罕见,他十四岁年纪小,却并不是年纪最小的,跟他同期的就有一个十三岁的秀才公。
一山还有一山高。
他突出的地方在于他的出身,要是他没有这个出身,秀才这个身份在江南并不算什么,所以看到家里面为了他中秀才这么隆重,又张扬,贾珠心情复杂。
不是不高兴,只是这如果是在江南,有人家里考中了秀才就这么兴奋,多半会被称一句暴发户,只有那种没有底蕴的人家才会这样做。
只是现在就算他觉得不妥,他也不可能叫停,只好笑着回去见长辈亲人。
贾母和王二太太在荣庆堂脖子都快伸长了,看到他来,两人脸上的表情十分一致,脸上都绽放灿烂的笑容,看着贾珠的眼神既慈爱又骄傲。
史氏拉住他的一只胳膊上下打量:“我的好孙儿,这一回辛苦了,总算到家了,好好歇息,祖母准备了一桌你爱吃的菜。”
她是富贵乡长大的,她爹是保龄侯,她又嫁给了国公之子,成了国公夫人,大半生都顺心如意,纵享荣华富贵,自从老国公去了,那些亲朋还在往来,但是他们的态度跟之前已经发生了改变,她又不是蠢人,怎么会察觉不出来?
只是她察觉了又能怎么办?
她两个儿子撑不起来,她只能装作没察觉,照样笑呵呵的跟人家相处,暗地里减少出门的机会,少去堵心。
幸好她儿子不行,还有孙子,她孙子已经长大了,又有出息,不用很久就能进入朝堂,到时候贾家就能重现荣光。
王氏拉住了他另一只胳膊:“珠儿你可算回来了,你不知道,你中秀才的消息传回来,我们有多高兴,珠儿……”
王二太太的愿望和史氏的殊途同归。
家里是她当家,她看不上小家子气的大嫂,但对方再小家子气也是一等将军夫人,品级比她高,靠丈夫的话她看不到什么希望,这么多年他就没挪窝,但她还有儿子,他做官了,也可以为母亲请封。
她未来就指望儿子了,现在儿子踏出了第一步,她这阵子时常做梦笑醒。
两人围着贾珠好一阵嘘寒问暖,听着他们关心夸奖的话,贾珠也激动了起来,“不辛苦,孩儿不觉得辛苦……”
等她们关心够了,才有别人说话的机会。
贾赦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你给你弟弟他们带了个好头!”
贾赦今日难得没喝酒,保持清醒,看着贾珠的视线,高兴中又夹着羡慕,看着看着,他就会把视线转向贾琏,贾琏感受到了,僵着身板凑前去,围着珠大哥撒娇,躲避贾赦的目光。
他还小,他承担不住。
邢氏看着这满堂欢喜,脸上有些木,看着别人的儿子这么优秀,眼馋吗?眼馋,但她别说儿子了,连个女儿都没有,老爷的宠、府中的中馈也没有。
想到自己的情况,她实在高兴不起来。
热闹够了之后,贾珠回去自己的院子,王氏立刻就跟了过去,问他:“之前生病是怎么回事儿,真有那么严重?你姑妈叫了谁给你看诊?”
在得知只有贾敏养的府医给他把脉之后,十分不满,皱起眉头:“哪里来的蒙古大夫,学艺不精就敢大放厥词!”
贾珠不赞同她的话,“周娘子是有真本事的,我感觉好多了。”
王氏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什么,还是个女的,这哪来的本事?简直是胡闹,这是故意要害你呢,明日我就请太医来帮你看诊!”
虽然她不信真有这么严重,还是要请太医把个脉才安心。
贾珠不赞同她的话:“太太,不是这样的,周娘子医术很好,还有人慕名求上门来。”
王氏看出了他对贾敏的信任,在心里暗恨贾敏会笼络,随即想着明日太医来了自然水落石出,就换了个话题,“你也到岁数了,该定亲了,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说到这个话题,贾珠有些脸红了,“太太、我也不知道。”
王氏看的笑眯了眼。
她儿子长大了,该知人事了。
之前怕打扰儿子读书,她盯紧了那些小丫头,不准她们近身,如今儿子已经考了秀才,她可以放松了。
虽然她恨贾母给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