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寒拍着桌子说道:“对比一下元朝中统钞的发行,就能看得出来。
明朝只是学到了以国家信用为货币发行的背书,而完全将准备金抛在一边。
这就使大明宝钞成为赤裸裸地掠夺民众财富的工具。
所以挽救大明宝钞的第一步就是,遏制朝廷滥发宝钞;第二是准备充足的准备金和机构。
其实说一句不好听的,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禁止金银在民间流通,用大量的宝钞回收了不少的黄金和白银,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拿出来充当大明宝钞的准备金。
第三就是建立强大的宝钞回笼渠道。
之前说过朱元璋不仅是严厉禁止金银,甚至铜钱在市面都一度不能流通,只能使用宝钞,更无奈的是,居然不回收旧钞。
就应该学习元朝,在京城设置【宝钞提举司】、【元宝交钞库】,地方上设置【各路宝钞都提举司】、【平准库】,用于管理宝钞、回收宝钞、兑换金银。
而可惜的是,大明朝廷对宝钞,只负责印,从来不管回收。
仅有的几次回收,发生在洪武十四年、二十六年;永乐、洪熙年,也是杯水车薪。
这一点其实在永乐时期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已经发现了,大明滥发宝钞而不回收的巨大危害。”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听到夏元吉在永乐时期,也就是老四朱棣当皇帝的时候已经官至户部尚书,父子二人都略有些意外。
没想到自己现在选的第一任内阁大臣,居然在后面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看起来自己父子二人还有老四的眼光,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陈寒不知道父子二人在想什么,继续说,“夏元吉当初看到滥发宝钞之后民间流通的宝钞,早已造成了大面积的通货膨胀,宝钞存量太多,使宝钞贬值迅速。
说个题外话,应该说,在洪武年间虽然也滥发宝钞,也贬值了四分之三。
但是真正造成宝钞,最后被废掉变成了一张废纸,变成了丢在地上都没有人捡的东西。
永乐和宣德这爷孙两個皇帝要分一半的锅。
朱棣上位,跟李世民当年上位处于同样的尴尬境地,所以这两个皇帝做的事也大致相同,那就是拼命地做出业绩来,用过硬的政绩堵住天下人的嘴。
于是朱棣重启北征,而且还是多次御驾亲征。
不过由于耗费巨大,而且靖难之役的四年大战,把天下祸害够呛,要打仗,钱从哪来,是个棘手问题,最后朱棣只能重走他老子朱元璋的宝钞滥发老路,重新将宝钞当做掠夺天下财富的工具。”
听到陈寒说朱棣重走自己的老路,又说朱棣上位跟李世民一样,朱元璋感慨万千。
甚至心里面还有个声音,如果……只是说如果,万一大儿子朱标没了,是不是可以将朱棣立为皇储,至少,朱棣是个有才能的皇帝,虽然不符合立长的规矩,但……
想到这里,朱元璋很纠结。
陈寒的话还在继续:“而宣德帝接手的已经是一个经济不宽裕的摊子,为了维持统治,他也只能继续实行他爷爷的政策,以至于宝钞贬值得更加迅速。
所以如果在洪武朝时期开始禁止乱发宝钞,说不定还能够挽回一些损失。”
朱元璋松了口气。
心里更是想道:看起来得抓紧时间,还有补救的可能。
毕竟如果避免了四年的内战,国家休养生息这么多年,经济发展得到了舒缓,补救起来也更快。
陈寒继续说道:“说回正题,当时夏元吉提出的户口食盐法规定,成年人每月购买一斤盐,要缴纳一贯宝钞,未成年者减半,用这样的宝钞回笼渠道。
这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面挽救了宝钞迅速贬值的颓势,但对于民间存量以及滥发的宝钞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
所以想要抑制宝钞过多地在民间流通就必须得回笼这些宝钞,用什么办法最好呢?
还是觉得摊丁入亩是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陈寒说完这话之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都愣了。
此时凌汉也是在瞪着眼睛看着陈寒,等待陈寒说出来。
而陈寒并没有过多的沉吟,他这几天已经自己想了很长一段时间,于是开口:“村长,咱们现在只是在讨论对吧?不涉及任何所谓的实际操作是不是?”
凌汉点点头:“是啊,咱们就是在议论。”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对视一眼。
心里都明白,就算陈寒说得有点异想天开,但大明聪明人这么多,具体的操作步骤,还是很容易就能做出来。
说到底,陈寒脑子里面的想法值万金。
陈寒于是开口:“既然不涉及任何实际操作,那我就信口开河了。
您从我这里听完了之后,如果有时间去跟那些人论证,你完全可以拿去,不过我还是得说,我说的并不是正确的,只是抛出观点,相当于抛砖引玉而已,大家都是讨论嘛,都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