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第130章 老朱大喜!大明第一款望远镜诞

元璋耳朵边上说出了这些话之后,朱元璋的心里面才终于有了平衡。

如果陈寒说:就是啊,这琉璃就是你们这些冤大头搞出来的,这么贵的东西,其实跟沙子烧出来的玻璃都差不多。

那朱元璋的吐血。

朱元璋心里边平衡了一点之后,又小声地问道,“那以后皇宫里面用的那些琉璃,应该可以用这玻璃替代吧?”

如果能够用这么便宜的玻璃来替代的话,岂不是省很多的钱。

陈寒点头:“也不能完全替代,玻璃看上去就有种廉价感,代替纸糊的窗户还行,以后搞出镜子来也行,哪里比得上琉璃的剔透珍贵。

不过玻璃的配方我可以给您,这得算作我的发明专利,得记在我的账上。

我可是已经给出了好几样,发明专利了,这都是要给钱的。”

陈寒这么一说,边上的朱幼薇听了都不由的扑哧一声乐了。

朱元璋脸色有点难看,小声道,“咱都是一家,何必如此见外。”

陈寒却赶紧摆手:“老爷子,这得一码归一码。”

爷孙两个人就这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陈寒也挑选着最透亮、厚度合适的玻璃,最后挑选了十几块玻璃。

然后带着自己的学生,让琉璃厂的工匠们用金刚钻帮自己划了五对圆形玻璃片。

他要跟工匠连夜将它们磨成凹凸镜和凸透镜。

陈寒也没有想到玻璃这么容易就制作出来了。

只能说其实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技艺是非常领先的,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工具也是非常先进的。

他们缺的是什么?

缺的就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像琉璃这种高难度的东西都能够制作出来。

可是他们却没有烧制出玻璃这种相对简单的东西,这就是阴差阳错。

而陈寒来到这里之后,把玻璃的配方拿出来,就是一种因缘际会。

当天下午开始,陈寒就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在琉璃厂和工匠们共同来研磨刚刚生产出来的玻璃。

之前也说过,在中国琉璃的制造技艺从东汉开始就成熟。

在这一千多年来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所以他们的抛光工具、研磨工具能够使琉璃都达到玻璃一样的透亮以及平滑,那就可想而知,他们打造这玻璃也是一样行。

陈寒只需要告诉这些工匠们要怎么样来,根据自己的要求把这些玻璃给研磨好也就是了。

朱高炽他们这些宗室子弟看得是十分的惊奇。

这与他们之前受的教育完全不同。

之前的私塾先生只知道教他们四书五经,教他们背诵那些文章。

可是来到了工程学院之后,虽然也有教基础的文化知识的私塾先生。

但是更多的是跟随在陈寒的身边,学到更多的是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间的万事。

他们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面,就看到了陈寒演示各种各样的机械。

比如纺织机,比如珍妮纺纱机。

那些东西都是曾经的自己接触不到的。

那些都是曾经的那些先生会跟自己说的,那些不过都是旁门左道,都是奇淫巧技,你们可千万不能沉浸在这其中。

你们都是皇家宗室子弟你们应该学习儒家正统学说,摒弃这种不切实际的空谈妄想。

就应该学习圣贤道理,就应该跟我们一同学四书五经。

只需要胸中有这些,就能够治理好天下,就能够修身养性。

可来到了工程学院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的另一扇窗户打开了。

难怪要将工匠的儿子以及商人的儿子们都招收进这所学校里面来。

是因为他们发现工匠的儿子们一个个的动手能力非常的强悍。

人家从小耳濡目染,而且跟随在自家父亲身边学到了很多技能。

各种各样的工具在他们的手上如臂所指。

而那些买卖人的儿子呢,在听到了新东西之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是能推广到市面上去,能挣多少钱。

他们想的是要有多少成本来控制。

就比如飞梭织布机和珍妮纺纱机面世,他们就能看得出来,一个人一天比之前的速度快多少。

一天一个人能够顶多少个人。

算得出来这当中可以省下多少成本。

有多少利润可以赚。

这些东西都不是他们这些宗室子弟了解的。

私下里面大家聊天也发现,工匠的儿子们,商人的儿子们,虽然地位不如他们,但是人家的阅历、见识,于他们而言就犹如另一个世界。

让他们格外地新奇。

所以当看到玻璃被制造出来之后,并且跟随在陈寒的身边,和工匠们一起去研磨那些镜片。

听到陈寒说,现在要制作的就是在传说中的,所谓的千里眼。

这两块镜片其实是运用了光学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