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益北红> 第九章 副都统落魄投阀蔻 张督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副都统落魄投阀蔻 张督办…(2 / 5)

正当吴延年穷困潦倒不知所以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令他振奋的好消息:山东省省长换人了,换成了一个叫张宗昌的人。那时候的省长大人像走马灯一样的换人,很难确定今天是谁谁谁,明天又是谁谁谁。不过听说这个省长大人不错,草莽出身,同时还担任着军务督办,而且还是个诗人,伟大的诗人啊!诗人不诗人对于吴延年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宗昌的军务督办的身份。吴延年手下有近两千旗兵两千条枪杆子,这些枪杆子要是组织起来,就是一个团的兵力。这就是他要去拜访张省长的砝码。那个年月里枪杆子确实很重要,吴大都统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吴大都统有了去济南府拜望张省长的想法,就此事与手下的张协领商量。张协领说:“将军,卑职同意去济南府,不过是否先应该请示一下桑县长。倘若今儿个这事儿瞒着他,他若是怪罪下来,咱们的日子会不好过。以前的俸饷毕竟是县政府发给咱的。”吴延年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即刻去了益都县城的国民政府。吴延年见到桑希生后先是一番热情寒暄,接下来说了自己的想法。桑希生听了表示一百个赞成,并举笔铺纸亲书信函,请求张督办保留这支旗兵队伍。其实他也想在身边留下这么一支队伍,真遇到紧急情况能解燃眉之急。

择日,吴大都统就在张协领的陪同下打马去了济南府,在军务府见到了这位张省长。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张宗昌,感觉眼前这个留着八字胡、蓄着短平头的省长大人,不像是传说中的草莽形象,颇有几份儒雅之风。吴都统先把桑希生的亲笔信函呈上,又把张省长好好恭维了一番。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是他擅长的本事,不然清朝都倒了几十年了,他也不会继续做着大都统的职务。吴都统的赞美之词把张省长说得情绪有了些激动,他甚至有了现场即兴赋诗一首的强烈冲动。吴大都统心想:赋诗不赋诗的无所谓,只要你今儿个能满足我的要求,你就是“敷屎”也跟我没关系。想到这里,他便趁着张宗昌的高兴劲儿,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说只要张省长供他们俸饷,青州两千旗兵愿意接受编制,甘为张省长调遣。张宗昌闻言,嘴里果然喷出屎来:“奶奶个屎雄,这事儿俺不同意。”张宗昌张嘴就骂人,这个的确出乎吴延年的预料。其实他是不了解这个草莽军阀,“奶奶个屎雄”是他的口头禅。张宗昌为啥不接受吴延年提出的条件?他早就对青州驻防城的旗兵有所了解,那帮人打仗不低事,吃饭一个抵三个,是一群草包。

吴延年灰溜溜地返回了青州满城,反复思考着张宗昌的言词,最终认定了他不接受旗兵的原因:旗兵不争气。吴延年气愤不已,既而又想起了想当年。想当年镇江保卫战,四百八旗兵对抗七千多洋鬼子,打得他们屁滚尿流,那是何等的威风。如今那些威风都去哪儿了?凡事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会自我批评。吴延年就具备这种高尚的品德,他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领导,从此励精图治,加强了对旗兵队伍的训练;同时他还频繁奔赴济南,找到在省城有权势且与他相熟的八旗人,到张宗昌那里给他说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杜华梓找到了鲁贞元并说了他的想法。那个吴都统现在正是左投右靠无处可依的时候,倘若抓住这个机遇把他发展成为共产党,以后对我们会大有帮助,他毕竟有两千条枪杆子,如果他能同意,我们共产党就不再是空拳头。

杜华梓之所以要鲁贞元去做这件事情,是觉得他有卜卦算命的本事,打着这个幌子见吴都统会比较容易些。五年前在偶园街老槐树鲁贞元和吴延年曾有过一面之缘。而且当时鲁贞元还给吴延年测过名字,只是当时的测字算命并未完美结束,就被后来抢摊儿的警备队的人叨扰了。鲁贞元琢磨着,当时的吴延年意犹未尽,肯定还想听他把卦说完,如今想见他一面,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择日,鲁贞元背着手匣去了北城。他在宁齐南门寻了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